“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要求落到实处,把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关心民营企业发展、民营企业家成长,不能成为挂在嘴边的口号。”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时再次强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引发舆论强烈共鸣。
现实中,很多人还不明白,政商关系不正,会影响到民营经济、民营企业的发展。一旦政商关系扭曲成权钱交易,市场竞争的公平原则如土委地,市场资源配置就不再遵循优化原则,而是权力任性。大小“老虎”们也许跟若干个私营企业老板关系亲密,但背后却是他们对大多数民营企业家的歧视与不公。以“老虎”及其权力为靠山的民营企业即便做得再大,也是一种虚胖和泡沫,缺乏核心竞争力。相应地,即便民营企业拥有先进技术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它应得的市场份额,可能永远也做不大,当然也做不强。
随着反腐深入,一些手握权力的人心有所畏,不敢腐了,但考虑到没有油水可捞,他们干脆与民营企业家拉开距离,一是表明自己“清清白白”,二是端起架子,该办的事拖着不办,该支持的事项模棱两可。民营企业家还是受害者。
由此可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不是一种理想化、原则化、道德性要求,而是发展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一个基本前提,可以说是一项“基础设施”。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本质上一是对市场、权力与民营经济、民营企业进行规范,二是通过依法行政为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提供经营发展上的支持。规范使民营企业家安心,服务和支持给民营企业以发展的环境和力量。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需要制度的保障,也需要政商两方面主体的自觉。一方面,民营企业家自身要讲正气、走正道,做到聚精会神办企业、遵纪守法搞经营,通过修炼企业内功,合法合规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另一方面,既需要各级领导干部自觉与主观努力,更需要严格的制度自外予以规范。在亲清政商关系中,“政”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不能停留在喊口号、原则提倡上,必须有一套可以操作践行的制度安排,使各级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有所遵循。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政”方服务“商”方是本分,领导干部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关心民营企业发展、民营企业家成长,决不能对民营企业家的正当要求置若罔闻,对他们的合法权益不予保护,必须积极主动地为民营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