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出动力 “帮”出合力 “服”出活力 “惠”及民生
我省“双创双服”催生新突破带来新实惠
今年6月3日,省委书记王东峰在到自己包联的中电科涞水电子科技园和长城汽车调研时强调,要切实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排忧解难,着力增加有效投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8月5日,省长许勤就“双创双服”等工作在石家庄调研时指出,要把企业困难和需求作为服务重点,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当好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的“服务员”。
聚焦创新创业和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我省认真实施20项民心工程,大力优化投资发展和营商环境,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
“创”出动力,创新创业迈出新步伐
近日,在枣强县的衡水创新港展厅内,墙上的一幅装饰画让人感到热气扑面而来——这是衡水绿能嘉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研发的“取暖画”。该公司总经理石伟表示,公司落户衡水,除了看中这里的地理优势,更被这里的营商环境所吸引。
“衡水围绕项目前期跑办、推进建设、竣工投产三个环节,全面对营商环境进行优化。”衡水市“双创双服”活动办副主任石占贤介绍,“我市统筹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强化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创新企业、创新产业支撑,重点打造了衡水科技谷、衡水创新港、衡水科创中心三个科技创新平台。”通过这些举措,该市建立了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的互动机制,推动科技成果更多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本地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动力。
记者从省科技厅了解到,目前,全省80%的县建立了孵化器或众创空间,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3500家,总数达到5.8万家。省人社厅、工信厅、发改委分别确定了重点扶持的271家创业就业孵化基地、210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25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和24家国家、省级双创示范基地。
“帮”出合力,重点项目实现新突破
今年5月17日,总投资280亿元的第6代AMOLED新型显示面板及模组项目生产线在廊坊市正式启动。项目从洽谈到开工仅用3个月完成,成为廊坊市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服务效率最优、建设速度最快的单体产业项目,创造了“廊坊速度、廊坊效率”。同时,总投资324亿元的京东电子商务产业集群也正在廊坊市加紧建设,该市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保税基地“5·18”部分已投入运营,成为国内智能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销售额千亿元级的智能电商产业运营基地。今年1-5月,廊坊市38项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2.6亿元,占年计划的80.7%。
廊坊市以实施大项目领导分包为重点,全程服务项目建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对38个省重点项目由市委常委和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分包,对64个市重点项目由市四套班子领导分包,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联络员,提高服务项目效率。
据了解,我省开展“双创双服”工作以来,精准服务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通过包联帮扶、“互联网+”帮扶、政策帮扶、项目帮扶等方式不断实现新突破。
“服”出活力,营商环境实现新优化
“‘双创双服’活动开展以来,包联领导多次到公司协调解决厂区周边绿化、内外道路硬化等问题。最近,就深圳某集团拖欠我公司货款一事,政府领导积极协调,事情取得了积极进展。”营商环境的改善让邢台市纳科诺尔精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刚竖起大拇指。
“在推进‘双创双服’活动工作中,邢台以‘两不见面’改革为切入点、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切实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打造最优营商环境。”邢台市发改委主任兴连根介绍,“两不见面”是指市场主体、项目单位不与职能部门见面,不与征地、拆迁等相关方见面,项目手续由政府部门全程代办。自3月初试点实行以来,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7月以来,“两不见面”开始在邢台市全面推广。
省工商局出台《关于大力支持和服务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简化市场准入、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市场监管、加强消费维权、落实作风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了27条具体措施,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
“惠”及民生,服务民生取得新成效
“邯郸市第三医院是邯郸市唯一一所公立五官科专科医院。医院建筑面积不到2万平方米,年门诊量却接近40万人次,空间狭小,患者拥堵成了常态。”邯郸市第三医院院长韩伟介绍,为了方便患者就医,院方将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平台与医院HIS系统进行无缝连接,患者不仅能在收费窗口使用微信、支付宝支付缴费,还可以在手机上实现挂号、分时就诊、门诊住院缴费、智能分诊、就诊引导、医院导航,甚至还实现了在手机上查询历次就诊信息、费用明细、检查检验报告单等功能。据了解,近几个月来,在该院使用微信、支付宝付款就诊的患者占比约20%左右,有效改善了高峰期患者拥挤的现象,缩短了患者就医时间。
通过深入推进“双创双服”服务民生,邯郸市只是我省的一个缩影。
省发展改革委主任、省“双创双服”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党晓龙介绍,目前,我省20项民心工程均取得阶段性成效。其中,中小学校舍提升工程已开工建设59万平方米,主体完工23万平方米;学前教育普及工程提前下达的专项资金9.08亿元已全部下拨到位;职业教育就业培训工程确定的培训机构569家,已完成培训12.4万人;确定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试点学校20所,已完成招生5644人。截至5月底,全省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2.9亿元(含国家铁路),同比增长25.5%,其中,高速公路完成投资127.9亿元,同比增长91.2%。食品药品安全工程,出台了“食药安全诚信河北”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开展了食品药品安全领域风险集中排查整治百日行动,全省共查处各类食药违法违规案件5693件,行政处罚3534.78万元,捣毁制假窝点8个,责令停产停业企业117家。公共文化服务工程,下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资金2亿多元,举办各类文艺培训班1429期,开展“六进”演出5000多场。其他各项民心工程也都在积极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