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打造渤海新区和曹妃甸区两大增长极
我省出台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十三五”实施意见
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十三五”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环渤海地区新兴增长区域、京津城市功能拓展和产业承接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开放合作新高地、沿海生态良好宜居区五大战略定位基本实现,沿海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重点打造渤海新区、曹妃甸区两大增长极,加快推进113项重大项目,其中沧州市51项、唐山市43项、秦皇岛市19项,力争曹妃甸区、渤海新区生产总值比2015年翻一番。
《意见》明确,我省将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港口转型升级、培育产业聚集载体、推动产城融合互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开放、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等方面推进沿海地区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钢铁产业优化升级,将曹妃甸区和渤海新区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精品钢铁基地;推动装备制造由生产型向智能型、高端型、服务型转变,构建设计、研发、制造、服务产业链,力争到2020年,沿海地区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达到50%以上;促进化工产业精细化,打造曹妃甸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沧州国家重要合成材料、华北地区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基地,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化临港化工产业基地。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促进产业多元化,形成多点多业支撑。
与此同时,我省将加快培育海洋特色产业,实施海洋产业崛起计划,完善海洋产业体系,打造沿海率先发展新支撑,重点发展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装备制造、海洋食品加工和生物产业和海洋渔业。同时,将以打造环渤海第一大港口群和重要港口商贸物流枢纽为目标,推进秦皇岛、唐山、黄骅港由运输大港向现代综合贸易大港、服务大港转变。
在财政、用海用地、产业、科技、人才、金融、扩大开放、管理创新八个方面,《意见》也提出了具体的支持政策。其中,支持使用沿海未利用地,实行随报随审随批;降低用海用地成本,对符合国家减免海域使用金条件的项目,经报批后可按规定减免,允许通过海域使用权开展抵押融资业务;鼓励和支持采用PPP等市场化模式运作,支持沿海地区设立“飞地”,对重点企业或项目实施“一事一议”承接产业转移;根据功能定位和管理体制,赋予渤海新区、曹妃甸区、北戴河新区部分省级经济管理权限,按照法律规定和有关程序,将省能下放或委托的权限全部下放或委托。
《意见》强调,要把创新作为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沿海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围绕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生物产业发展、滩涂综合开发利用、海水养殖等关键技术,与国内相关科研机构合作,构建海洋产业创新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