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作为我省首家以医药研发立项的生物医药孵化器“智同·药谷”正式启动,为我省再添一家大型孵化器,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据了解,智同·药谷占地30亩,总建筑面积7.6万平米。在启动仪式上,智同·药谷分别与部分风投机构、人力资源机构、律师机构、会计师机构等签订了合作协议,并与河北医科大学签订协议,双方共建大学生实习基地。
为了吸引优秀科技型中小企业聚集,并促使其快速成长,智同·药谷利用其投资方河北智同医药控股集团的资源,已经打造了5大公共平台,为企业提供7大服务。5大平台分别为产业平台,通过打造资源开放平台,促使多方实力药企汇聚,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生产平台,由智同集团提供医药研发设备、实验仪器、专业生产车间等,降低企业生产研发成本;研发平台,就是由智同集团向入驻孵化器企业提供研发外包、产品代加工等合作服务。市场平台,由于智同集团已经拥有在医药领域多年的成熟的全国性的市场开拓经验与渠道,这些资源将助力入驻药企的产品推介及销售;金融平台,智同集团依托自有金融平台,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解决企业后顾之忧。
河北智同医药控股集团总裁张宏武博士表示,“孵化器将坚持‘一切为了创业者,提供一流服务,创服务名牌’的质量方针,为进驻企业提供生物医药和相关的基础配套服务。”
据了解,智同集团下属两家子公司,其中河北智同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全厂所有车间一次性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GMP认证,成为当时国内6000多家制药企业中前百家、河北省第七家、保定市第一家通过GMP认证的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加工制造业,有水针、粉针、片剂、胶囊四种剂型,以水针剂和冻干粉针为主。
专业孵化器成新的方向标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孵化器发展初期一般都是综合性孵化器,只要是科技企业都可以进来孵化;而综合孵化器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专业化孵化器,就是只针对某一领域的企业进行孵化,形成研究领域相近企业的聚集,这已经成为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规律。
据介绍,近年来,石家庄高新区已经形成了“9家众创空间+14家孵化器+2家加速器+若干个专业园区”的全链条孵化体系,孵化场地面积达120万平方米。孵化器数量、规模、等级均居我省第一。 石家庄市高新区科技局局长丁飞燕介绍,“高新区的孵化器,大部分是综合性的,缺乏专业性的,智同·药谷着力打造生物医药领域的专业孵化器,成为石家庄高新区孵化器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据记者了解,之前,虽然石家庄高新区还没有出现专业性的孵化器,但是,已经建成的孵化器也在不断地向专业方向发展,比如,在石家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其不仅内部在不断调整,而且前两年新启动的物联网大厦就已经成为省会物联网企业的主要聚集区。河北省科技企业孵化协会秘书长李靖在致辞中说:“智同·药谷顺应时代发展,建立深度垂直化服务于生物医药企业的专业孵化器,充分发挥产业平台、市场平台、金融平台作用,通过孵化器完成行业、跨界和互联网经济一体的孵化,是具有开拓性意义的。”
专业孵化器怎么建谁来建
专业孵化器是未来孵化器发展的方向,那么,未来我省应该如何发展专业孵化器呢?
省科技企业孵化协会李靖介绍,从经营模式上来说,目前专业孵化器基本已经形成了四种比较成熟的类型,一是产业链型。这种类型的孵化器一般依托于一家比较成熟的科技型大企业,利用大企业的资源,为相关领域的企业提供研发、中试、生产、销售等整个产业链的孵化服务,这种孵化模式可以有效减少在孵企业的市场风险,有利于在孵化企业快速形成产业化通道。二是技术转移型,这类专业孵化器主要都是依托大学、科研院所建立的专业孵化器,将自身系统的科技成果在孵化器内进行转化。三是技术服务型。这种模式需要当地已经具有相关领域一定的产业基础,为了进一步促进产业升级,孵化器结合在孵企业的技术需求,建立专业技术平台,对企业开展测试、化验、技术培训等多种技术服务。四是投融资型。这种模式是以投融资为主要服务内容,又辅以一定的专业技术平台,主要在若干技术领域内投资,因此还是表现出很大程度的专业性。
“从孵化器类型上来说,智同·药谷兼具了产业链型和技术服务型两种模式的特点,既有得天独厚的本地产业基础,又有成熟药企的资源,其前景十分看好。”李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