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 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焦点新闻

打造设计产业聚集发展新高地

发布时间:2016-05-26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打造设计产业聚集发展新高地

——写在“2016中国设计节”在廊坊启幕之际

绿色演绎世界!

5月25日,为期两天的“2016中国设计节”在廊坊市隆重启幕。本次设计节以“新设计、新产业、新城市”为主题,由廊坊市政府与北京大兴区政府、北京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活动旨在通过搭建设计产业创新交流平台,提高廊坊设计产业核心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从而实现人才集聚、技术集聚、项目集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中国设计节作为代表当前中国最高水平的行业盛会,已成为推动设计产学研合作、设计创新基地建设、国际设计交流、设计人才引进、设计需求对接和投融资服务的重要平台。”在开幕式上,廊坊市市长冯韶慧表示,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廊坊市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军民融合五大产业集群,无人机、机器人、碳纤维、石墨烯、大数据产业加速壮大,城市经济、创新经济、信息经济、消费经济蓬勃发展,这些都为设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廊坊设计产业发展已经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强劲的后劲、美好的前景。

A.引入“活水” 产业高地起航

“中国设计节”是第一次在廊坊市举办。借助举办设计节的契机,廊坊市将设计产业发展的目标锁定在了“打造设计人才、设计企业和设计产业的聚集区和新高地”上。

据介绍,中国设计节始自2006年。但在今年3月份之前,“中国设计节”原本是永久落户北京市大兴区的。为了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廊坊市通过努力沟通和协商,于今年上半年争取到了“中国设计节”的主办权。

今年3月,北京市大兴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与北京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正式签署了共建京津冀绿色设计走廊等系列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京津冀三地将共建绿色设计走廊,共享绿色设计资源,在绿色设计产业开展全面战略合作。至此,一个环绕京津冀绿色设计产业的“新蓝海”悄然显现。

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设计节”在廊坊市应声落地,并且从2016年起,将由大兴和廊坊共同主办“中国设计节”,时间从过去的两年一次改为每年一次。按照轮流承办的原则,单数年度由大兴负责承办,双数年度由廊坊负责承办。按照这一模式,“中国设计节”将在北京市大兴区和河北省廊坊市长期举办。据介绍,之所以让大兴区与廊坊市轮流主办“中国设计节”,是想通过优势互补、紧密合作,共同把“中国设计节”打造成更高规格、更高水平,影响更加深远的设计行业盛会,更好地推动京津冀地区设计产业的协同发展。

然而,举办中国设计节,廊坊市到底又具备了哪些优势?

“‘中国设计节’选择在廊坊市举办,基于以下三大理由。”廊坊市委常委、副市长喻华锋介绍说,一是区位优势独特;二是经济基础良好;三是创新意识浓厚。

首先是区位优势。地处京津之间的廊坊市,东临渤海,西望太行,南连冀中沃野,北倚京都燕山,享有“京津走廊上的明珠”和“连京津之廊、环渤海之坊”等美誉,是“京津冀绿色设计走廊”的重要节点城市。全市幅员面积6429平方公里,总人口450万,下辖6县(香河、大厂、永清、固安、文安、大城)、2市(三河、霸州)、2区(广阳、安次)和国家级的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城区距京津两市中心区分别为40公里和60公里。10个县(市、区)中有6个与北京接壤、7个与天津接壤。境内干线铁路、高速公路和国省干道纵横交错,公路路网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56公里,居全省第一。

其次是经济基础。近年来,廊坊市积极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围绕“绿色、高端、率先、和谐”四大发展定位,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发展高歌猛进,人民生活蒸蒸日上。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473.9亿元,同比增长8.8%;全部财政收入完成481.3亿元,增长18.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03.4亿元,增长21.1%。同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6%,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4%,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7.4%和30.6%。地区生产总值、全部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服务业增加值、存贷款余额等指标增速居全省第一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增速居全省第二位。今年以来,该市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1-4月份,全市全部财政收入增长3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9%,各项指标均保持全省前列,全市经济呈现出结构不断优化、实力持续提升、后劲明显增强、活力充分释放的良好势头。

三是创新意识浓厚。近年来,廊坊市深入实施科技领引战略,设立我省在国外的首个高科技孵化器,全国第一家博士后成果转化基地落户,固安高新区PPP模式成为我省唯一入选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的典型经验做法,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顺利通过验收。同时,廊坊积极打造支持设计产业发展的各类创新平台,聚集了丰富的设计资源,搭建起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创新为主体、以绿色设计为支撑的“设计研发—企业孵化—产品升级—产业转型—绿色发展”全产业链创新路径,形成了利益共享、多方共赢的合作机制。随着创业创新生态的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创新要素向廊坊集聚,在6429平方公里的京津走廊上,处处涌动着创新设计的蓬勃热力。

诚然,中国设计节不仅是一个平台,更是一个助推器。既有助于加快廊坊实现产业创新升级、设计人才集聚和生态环境改善,又有利于吸引更多优秀的设计人才和创新企业来廊坊创业发展。

B.共建“走廊” 深度融合提速

C.高筑“平台” 助力转型升级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京津冀地区存在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而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食品安全、优美环境的要求愈发强烈。京津冀共建绿色设计走廊,“抱团”共谋绿色发展,必将提升京津冀的“绿色颜值”,助推京津冀“设计新蓝海”成型。对此,“中国设计节”作为加快推进城市转型、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受到主办和承办各方的高度关注。

“2016中国设计节以‘京津冀绿色设计走廊’、‘绿色城市’、‘绿色家居’三大主题论坛为重点,通过活动本身把全球先进的技术、项目等引入廊坊,形成廊坊‘核心之城’建设的重要支撑和设计产业的新高地。同时,本届‘中国设计节’将推动形成创意设计终端市场,实现从行业活动向具备产业纵深的市场化运营的服务平台转身,推动廊坊乃至京津冀设计产业发展与升级。”北京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张琦介绍说。

5月25日至26日在廊坊举行的“2016中国设计节”,围绕“新设计、新产业、新城市”主题,通过论坛、展览、对接等形式开展活动,包括开幕式,主题论坛,京津冀绿色设计走廊论坛、家居绿色设计论坛、城市绿色设计论坛“三大分论坛”及“绿色设计展”四大主体内容。在设计节期间,以“京津冀绿色设计走廊”、“绿色城市”和“绿色家居”为主题的论坛积极聚焦相关话题,与参会者一同探讨京津冀家居产业、设计产业的协同发展,为构建绿色生态城市献计献策。

同时,在开幕式当日落户廊坊的“设计瑰谷”园区和“绿色设计研究院”,将为廊坊市设计产业设计升级转型提供最大支持,并全方位服务于设计创新和设计成果、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中国绿色技术、绿色材料、绿色标准、绿色能源、绿色金融、绿色循环等方面的研究,通过示范合作促进绿色设计技术转化和产业链发展。

此外,作为本次设计节一大亮点的创新设计展,展区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规划了城市绿色设计、工业设计、文化创意、设计代表团特色展和国内地方设计奖项获奖作品五个主题的展览,引领广大与会者步入一座由想象力和创新力构成的艺术殿堂。25日当天,“2016中国设计节”共吸引了来自全球各界的名流、中外政商界代表、上百家国内外顶级设计机构、行业协会和数百位全球设计精英等中外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共同见证了京津冀绿色设计走廊启动仪式、廊坊设计瑰谷园区揭牌、廊坊市绿色设计协会和廊坊市绿色设计研究院的成立。

创新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设计是创新的重要途径。当前,设计创新已经融入到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等各行各业,成为廊坊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引擎。主办方希望,通过举办中国设计节,能够加快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促进廊坊市设计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作为价值链中最具增值潜力的重要环节,设计节成为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源头活水”。而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建设“科技研发创新成果转化引领区”为目标、以设计创新带动经济绿色转型为手段的廊坊,积极推动设计产业发展,正在努力走出一条从“廊坊制造”向“廊坊创造”的绿色转型之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廊坊作为“京津冀绿色设计走廊”上的重要城市,将会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压题照片:金志超 摄)

5月18日-21日,2016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在廊坊市举行,在位于廊坊国际会展中心的“2016绿色设计展”展馆内,来自北京、天津及河北等地的知名企业和客商,将自己设计、研发和生产的创新设计产品,通过经洽会这个平台向外界展示。据介绍,这也是绿色设计展第一次走进中国廊坊“5·18”经洽会。

“绿色设计产业的融合和发展,让我们的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获得了新的抓手和契机。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共享京津冀的设计资源,借助京津冀尤其是北京的设计资源有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天津市武清区相关负责人这样认为。

当前,京津冀跨区域合作正在成为主流,大兴、武清、廊坊的合作共赢将成为京津冀区域合作的示范和引领。三地已经实现了初步的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相信未来通过三地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建立长期、稳定、全面的跨区域合作关系,会进一步使局部优势、分散优势变成整体优势、综合优势。而设计产业特别是工业设计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具有高端、高效、高辐射以及高附加值的特点,是国家自主创新的核心环节与重要标志,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之一。随着今年3月份北京市大兴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与北京光华设计基金会共同签署合作协议,一起共建绿色设计走廊,京津冀设计产业合作至此迈向深度融合。

“此前,大兴发展设计产业,主要服务于区内企业,在发展依托上受到一定程度局限。随着京津冀绿色设计走廊的建立和三地深度融合发展,大兴发展设计产业将可以依托京津冀这个大市场,获得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北京市大兴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而作为廊坊,也自然会在深度合作中受益。“长期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发展设计产业,把设计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坚持以设计创新,带动经济转型,为发展设计产业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冯韶慧表示,廊坊拥有设计产业的良好平台,目前廊坊正在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区一地”功能定位,全力建设科技研发创新成果转化引领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和北京非首都功能承载地,全市拥有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37个,各类研发机构232个,设计产业承接孵化平台62个,协同创新平台6个,这些创新载体聚集了丰富的设计资源,形成了利益共享、多方共赢的合作机制,为设计产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力支撑。

据介绍,此次京津冀三个区(市)合作的重点,主要是面向设计及绿色设计产业,共建公共服务平台,共享设计产业资源,共促设计人才培养,共推设计产业发展,实现三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尤其是在当前,将充分发挥北京及大兴设计产业人才机构众多、要素资源丰富、发展基础较好的优势和天津、河北传统产业基础雄厚、设计市场潜力巨大的优势,积极推动设计供需对接,以设计产业为抓手,同时通过四方合作,逐步推动北京设计产业要素资源向津、冀流动,带动津、冀设计产业发展,将京津冀绿色设计走廊打造成全国的设计产业高地。

据悉,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京津冀三区(市)将实现需求平台、推动资金和设计奖项的一体化:共建绿色设计供求信息形成需求平台,在设计企业和传统企业之间搭建桥梁纽带;共同成立绿色设计产业基金,运用金融手段激励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共同设立了绿色设计奖项。北京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还将引入“世界绿色设计组织”等国际机构,推荐国际领先的绿色发展技术优先在三地落地,由三地相关部门提供落地支持和配套措施,共同促进区域绿色发展。

在25日举行的开幕式上,廊坊设计瑰谷园区正式揭牌,同时成立了廊坊市绿色设计协会和廊坊市绿色设计研究院,并通过设计成果交易转让、探索成立绿色产业基金等方式,推动廊坊设计产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