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 今天是: 2025年5月9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焦点新闻

开发区 下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先手棋”

发布时间:2016-05-19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在廊坊国际会展中心展馆生物医药展区,中关村大兴—亦庄园的展位因“中关村”的名头而夺人眼球。“我们是第一次参加‘5·18’经洽会,‘源动力’就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该园区管委会宣传科侯女士说。

连日来,无论是在会展中心展馆,还是在京津冀开发区创新发展高端会议、项目对接洽谈现场,记者强烈感受到开发区“创新驱动促转型”的锐度,以及“协同发展谋共赢”的力量。

省委书记赵克志在4月13日召开的全省开发区改革发展会议上强调,当前,加快我省经济转型升级必须要抓好开发区建设;要真正把开发区打造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寻求共赢 京冀开发区打出“协同发展”牌

北京亦庄—廊坊永清,北京大兴—廊坊固安,协同发展,让两地的开发区迈出实质性合作步伐。

在廊坊“5·18”经洽会会展现场,大兴—亦庄园打出“协同发展,构建高精尖;有序疏解,打造健康城”的口号。该园区以“高端、引领、创新、跨越”为定位,全力打造“中国药谷”,目前,形成以药品研发检测为核心板块,现代中药、创新化药、医疗器械、生物制药为主体板块,兽药、保健品为拓展板块的“1+4+2”产业格局。

大兴—亦庄园固安合作园展位前,吸引了许多客商驻足。据了解,2015年,大兴区政府、廊坊市政府、固安县政府三方共同签订了共建《中关村(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固安合作园》项目的合作协议。项目位于固安大清河经济开发区,重点聚集生物园医药小试、中试生产基地,生物医药项目产业及相关配套服务项目,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等。

在新兴产业暨县域特色展区,永清县同样以“协同发展”作为展示主题。位于该县的北京亦庄·永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可以说是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发展的一个典范。该高新区是由廊坊市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兴区合作共建的省级高新区。

北京亦庄·永清高新区定位于“亦庄产业新空间,廊坊发展新引擎”,重点发展互联网+智能制造和电子商务两大主导产业,争取利用10年时间再造一个升级版的“新亦庄”。

“一减一增” 凸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量

京津冀产业、项目转移,开发区是重要的承接平台。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后,非首都核心功能正加速向外疏解。医药行业不在北京市限制行业目录中,需要疏解的只是它的原料药生产环节。北京协和药厂厂长、北京医药行业协会沧州分会会长赵立敏表示,此次协和药厂将原料药厂由北京大兴转移到沧州,并不是简单的产品生产平移,而是一次转型升级。在大兴生物医药基地,除协和药厂外,四环科宝、京卫、悦康3家企业也在沧州选址建设原料药生产基地。

在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做“减法”时,距大兴260公里的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却在做“加法”。

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召堂告诉记者,开发区通过创新“区中园”建设模式,打造出京冀合作共建共管的首个专业化产业园——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成为京津冀产业转移的先行区和示范区。目前,48家北京药企已签约入驻,其中20家已开工建设。

盐碱荒滩上长出生物医药产业大树,站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维度来看,其意义深远——园区供给的多是化工产品,产业链短,生物医药产业是化工产业的下游产业,相当于延伸了产业链,为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下好“先手棋”

开发区在协同创新发展中承担着新兴产业聚集区、创新驱动策源地、经济发展增长极的重要作用。同时,开发区也扮演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引领者的角色。

5月18日,京津冀三地开发区加速协同发展的脚步定格在廊坊。上午9时许,京津冀开发区创新发展高端会议在廊坊新绎七修酒店如期举行。由河北省商务厅、大兴区政府、武清区政府、廊坊市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办,吸引了京津冀三地重点开发区负责人。中国恒天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北京科技园建设公司等重量级企业参会。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要的国家战略,更是摆在三地开发区面前的一个重大历史机遇。如何深化京津冀开发区合作?

与会专家认为,三地开发区首先要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形成“一盘棋”思想。一是把创新作为深化合作的第一动力。通过推进要素市场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深入开展试点示范等举措,北京的开发区应主动向津冀地区延伸“双创”生态系统,连接创新链和产业链,打造开发区创新共同体。二是把协同作为深化合作的内在要求。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三地的定位和特点,联合实施一批重大专项,加强重点产业项目合作和园区共建合作,形成区域内的产业联动发展。

京津冀开发区要加强对接合作,借助京津富集的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吸引京津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引进创新型人才团队。为此,有专家建议,北京中关村、天津滨海新区等一流开发区,要到河北开办分园,提升京津冀三地开发区的层次和整体发展水平。

推进京津冀乃至全国的产业、金融、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要素向京津冀开发区集聚,推动京津冀开发区间的合作共建、创新发展,急需一个平台助力。

2015年7月,京津冀开发区创新发展联盟成立,吹响了产业协同发展的号角。京津冀三省市区域内12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开发区协会及京津冀三省市开发区协会等18家发起单位签署了《京津冀开发区创新发展联盟框架协议》,承诺共同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推进京津冀三地产业对接合作。

“此外,还要把绿色作为深化合作的战略方向。支持和推动京津冀开发区开展生态环保领域的合作,高标准建设生态开发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副书记张青表示,只有绿色发展才能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为解决工业化和生态化的矛盾,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把“推动绿色发展,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张青透露,目前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发起创建“国家级经开区绿色发展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