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摘编

【人民网-河北频道】“十四五”时期河北推动工信事业实现“七大跃升”

发布时间:2025-11-06 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

  向实、向高、向特、向优、向新、向智、向绿

  “十四五”时期河北推动工信事业实现“七大跃升”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动力。11月5日下午,河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五场,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素文从“七个方面”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河北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取得的一系列新成就、实现的一系列新突破。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专场现场。人民网记者朱延生摄

  向“实”固本:工业经济稳中有进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2020年—2024年,河北工业增加值从11813.5亿元增长到了14908.5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6.3%、比全国高1.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2%,营业收入由4.21万亿元增加到5.17万亿元,全省工业经济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

  向“高”攀升:主导产业提质升级

  河北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钢铁产品由原料级向材料级转变、企业由制造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国内每3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搭载“首钢芯”,河钢集团成为中国第一大家电用钢制造商和第二大汽车用钢制造商;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3年倍增,中电科13所、54所高端芯片、射频器件技术全国领先;京华电子推出最新亚毫米级智慧显示技术,普兴电子打破8英寸硅外延片的国外垄断。

  向“特”图强:特色产业聚群成势

  河北集中力量打造107个省级重点特色产业集群,以“共享智造”赋能为突破,截至目前推动90个集群建成共享工厂166家,共享设备1万余台(套),带动1.3万余家企业参与,打造临西轴承、永年紧固件、清河羊绒、唐山机器人等一批共享标杆,生产质效实现有效提升。省级重点特色产业集群中累计培育“领跑者”企业589家,带动3200多家集群企业协同发展,131家“领跑者”企业的142项技术和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或实现进口替代。构建特色产业集群梯度培育体系,争创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4个。河北特色产业集群工作入选国务院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正面典型。

  向“优”发力:优质企业量质齐升

  截至2024年底,河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较2020年末净增4286家,总数达到18525家;入围2025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各32家,数量均居全国第5位,唐山三友、石药集团荣获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河北累计培育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1.55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96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014家,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56家,首钢智新、京西智行、同光半导体、君乐宝乳业、坤天新能源5家企业入围2025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单,专精特新“金字招牌”更加闪亮,中小企业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

  向“新”求质:产业科技创新融合

  河北累计认定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超1万家,国内首个聚焦钢铁领域研究的燕赵钢铁实验室揭牌运行,燕赵绿色化工、电力实验室正式筹建,培育稀土功能材料、钒钛新材料等5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6%、比2020年提高0.35个百分点。

  向“智”转型:智改数转赋能增效

  河北累计实施省级数字化改造项目3939项,面向重点场景累计打造155个5G工厂,创建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14家,推动上云企业超11万家,工业设备上云率连续四年领跑全国,综合算力指数全国第1,2024年全省两化融合水平63.8、排名全国第9位,比2020年前进5位。河钢数字、雄安联通等2个平台获评国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石家庄、唐山、廊坊、邯郸入选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

  向“绿”而行:绿色转型稳步推进

  初步测算,“十四五”时期河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分别累计下降26.9%、27.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排名稳居全国前5。开展全国唯一省级绿色工厂“企业绿码”试点,累计培育省级绿色工厂1107家、绿色工业园区42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71家,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309家、绿色工业园区21家、绿色数据中心19家,均位居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