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是产业分工深化和集聚发展的高级形式,是提升产业、区域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五年来,河北依托各地资源禀赋,围绕特色产业领域开展差别化探索,因地制宜打造107个省级重点特色产业集群,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推进产业集群降本增效、提档升级,2024年以来,《河北省特色产业集群“共享智造”行动方案》《河北省特色产业集群“共享智造”工作指南》先后出台,明确原料集采、关键设备、生产工序、产品设计、技术创新、物流贸易六大共享路径,覆盖生产制造全链条,推动集群企业制造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融合共享。
河北以“共享智造”赋能为突破,截至目前,推动90个集群建成共享工厂(载体)168家,共享设备1万余台(套),带动1.3万余家企业参与。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和发展的内生动力。河北着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实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机制,累计培育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1.55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96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014家,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56家。同时,河北还以科技特派团赋能特色产业升级,推动先进技术成果在集群有效转化,助力河北特色产业集群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催生发展的“最大增量”。如今,河北特色产业集群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跃升”。
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培育“领跑者”企业是关键。通过给予相关支持、加强分类指导和包联服务等手段,河北累计培育“领跑者”企业589家,带动3200多家集群企业协同发展。在石家庄鹿泉区,电子信息产业龙头企业京华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石家庄联盟科技园,吸引17家企业进驻,初步形成一条从研发到生产、从LED器件到组件再到整机的半导体照明产业链条。这些“领跑者”,不仅可以对制造行业发挥质量提升的“鲶鱼效应”,对其他行业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河北特色产业集群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全省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站在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汇点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推动河北高质量发展持续向上突围,还要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继续优化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大力推动特色产业稳中有进、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