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 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摘编

中国电子报:工业经济“稳增长”,河北开展“百日攻坚”行动

发布时间:2018-10-12 来源:中国电子报

工业经济“稳增长”,河北开展“百日攻坚”行动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办公室调研员 郝赫

近日,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工业稳增长“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即日起至12月底,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冲刺第四季度、决胜一百天,坚决打赢工业经济稳增长百日攻坚战,确保完成全年工业经济各项目标任务。

坚定不移去产能

近年来,河北省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着力解决结构性污染问题。2013年启动实施了“6643”工程,即到2017年压减6000万吨钢铁、6000万吨水泥、4000万吨煤和3000万重量箱平板玻璃。到2017年,全省超额完成“6643”产能压减任务。同时,河北省自我加压推进焦炭去产能工作。2016—2017年,全省共压减焦炭产能2087万吨,焦炭产能由1.14亿吨减少到9300万吨左右。2018—2020年,河北省将继续压减水泥产能500万吨、平板玻璃产能2300万重量箱、焦炭1000万吨。通过近几年产能压减,全省水泥企业由2013年年末的378家减少到246家,平板玻璃企业由43家减少到26家,焦炭生产企业由89家减少到64家,对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受去产能、治污染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河北省工业经济运行增速放缓。今年1—8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有几个市工业增加值连续负增长。为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河北省开展工业稳增长“百日攻坚”行动,确保后几个月河北省工业经济主要指标逐月回升,力争实现河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左右,工业技改投资增长6%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00家。

加快培育新动能

河北省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作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培育新兴产业,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举措。有12个城市先后被列入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2017年以来,全省共推广新能源汽车91578.5辆标准车。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拥有各类生产企业30多家,已形成新能源汽车产能36.8万辆/年,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产能15万台套/年,电子控制器产能3万套/年,动力电池已建和在建产能约9.5亿安时/年。2017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8736辆,同比增长141.3%,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总产值341亿元。今年1—8月份,河北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0%。汽车产量68.8万辆,同比增长13.0%。全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低于全国4.6个百分点。这次印发的《工业稳增长“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再次提出加快培育新动能,狠抓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加快推进千项技改项目建设进度,确保省级技改专项资金及早到位。鼓励企业入统,确保完成全年新增900家入统企业目标。全面实施“万企转型”,出台支持政策措施,逐企拟定转型方案,完成万企转型建档立卡。落实系列“三年行动计划”,支持特色产品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试点示范,开展企业上云供需精准对接活动,全力组织好“一赛一周”活动,推进设计与制造对接融合。

创造发展好环境

河北省“百日攻坚”行动提出许多优化发展环境的具体措施。

深化“双创双服”活动,省、市、县领导包联企业服务情况要跟踪问效,落实重点企业联系服务“五个一”工作机制,加强重点企业监测,将省、市两级重点包联服务工业企业纳入河北省工业运行监测平台,及时把握重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预判预警、指导服务。

做好要素协调保障。在供需紧张、确保民生的前提下,保障大企业、好企业要素供应,尽量减少工业企业因停限电、天然气供应短缺等原因造成的减产损失。解决融资困难,各市建立企业周转资金,帮助解决融资难、还款难问题。印发降低成本、减轻负担、促进实体经济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11月底前,省降成本联席会议和减负办联合开展降低成本减轻负担专项督导,督促地方政府纾解政策落实过程的堵点、难点,确保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见效。

严禁环保“一刀切”。对工业企业实行排放绩效评价,保证达标企业有序生产和先进产能合理释放。对涉及民生的企业优先保障,环保达标、手续完备、产品市场好的企业严禁停产;对钢铁、焦化、电力三个行业中超低排放企业免于错峰生产;对环保“领跑者”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零排放企业不参加应急响应。

强化进度督导检查。围绕全省工业经济年度主要指标,加大调度力度和频次,对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实行从通报、预警、整改、督办、曝光、考核的全流程调度督导,确保完成各项任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