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 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摘编

河北经济日报:激活内生动力 让民营经济“飞”得更高

发布时间:2018-03-20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增强企业家信心,让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尽显身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表述,引发出席全国两会的我省代表委员们热议。

创新夯实民营经济“新动能”

现场直击:3月13日,长城汽车成为首家加入国际氢能委员会的中国车企。长城汽车正在致力于开发高功率燃料电池汽车,通过组建世界级专家团队,建造最顶级的氢能试验中心,专注于制氢、加氢、燃料电池驱动系统等多方面的技术研发,打造中国乃至世界极具竞争力的产品。

代表委员说

卢庆国(全国人大代表、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在当前市场化、国际化、科技化日益融合的背景下,民营经济发展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拓展新技术、培育新产业、衍生新业态、探索新模式,找准创新驱动背景下民企发展新路径。

晨光生物靠自主创新攻克了辣椒提取物连续逆流提取、带柄提取等世界性难题,使辣椒红生产成本降低近百倍,生产能力增长上百倍,产品品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科技创新是时代主流,必须抓住这个“牛鼻子”,民营企业要顺应和主动融入未来科技革命的新浪潮,引进专业人才,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培育领先于时代的新型产业技术,占据自主创新的制高点。全面推进市场、产品、业态、管理等各个领域的创新,成长为创新型引领企业。

新闻延伸:2017年,我省民营经济稳步发展,实现增加值24406.4亿元,增长7.0%。完成出口总值26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实缴税金3125.9亿元,比上年增长17.2%,所有类型民营经济实缴税金均呈增长态势。实现营业收入112867.3亿元,比上年增长8.2%;实现利润总额8299.6亿元,增长9.7%。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也有大作为

现场直击:“现在公司是订单式生产,零库存。由于掌握了核心技术,虽然坚持付款90%以上才走订单,但工人还是干不过来。”近日,在位于赵县经济开发区的石家庄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厂房内,公司董事长刘西斌说,他们已经拥有国家发明专利5项,已授权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40多项,研发水平国际领先。

代表委员说

曹宝华(全国人大代表、春风实业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近年来,我省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批行业“小巨人”脱颖而出,为全省工业乃至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发展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需要管用的政策举措,需要国家层面加以重视。

建议引导“专精特新”形成国家级与省级协同发展产业体系。制定国家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标准体系,标准体系可分为通用标准和专项标准两种。通用标准包括企业成立时间、营业收入以及营业收入增长率等;专项标准包括“专”“精”“特”“新”四个方面的标准,可设定主导产品销售收入占本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知名品牌数量、发明专利数量、研发投入等具体要求。

制订国家层面“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路线图。从制约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出发,定奋斗目标,定培育方向,列入单项五年规划,阶段性推进。明确“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各阶段时间表,对符合要求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立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据库,数据库向社会公开,方便检索和查询。

系统化推进先进智能技术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融合发展。针对性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专精特新”企业的有效融合,用先进信息技术提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水平。导入创新驱动战略,把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结合起来发展,让基础科研与实际运用充分融合,形成上下游紧密对接的生态体系。

新闻延伸:日前,省工信厅公布了第二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石家庄市京华电子实业有限公司等219家企业上榜。至此,我省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324家。今后3年,我省将每年组织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0家左右,到2020年,共培育认定800家以上。

深化改革让企业“如鱼得水”

现场直击:“之前承揽县外工程,需要提前到国税局开具‘外管证’,回来后还要核销,来回要跑国税局三四趟。现在程序取消了,跨区域经营直接走,省时省力。”近日,望都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蒋培培说起2018年收到的“新年大礼包”,首先提到的就是国税部门取消了跨县经营“外管证”开具。

代表委员说

范社岭(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河北省委专职副主委):新时代、新形势下,各地要高度重视“放管服”改革工作,紧紧扭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牛鼻子”,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上下联动,让市场主体活力得到充分释放。

建议加大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放管服”向纵深发展。突出“放”的精准度,深化审批体制改革,由粗放型放权向精准、定向放权转变,由政府“端菜”向群众“点菜”转变。突出“管”的针对性,推进执法体制改革,创新和加强市场监管,通过开发综合监管系统,使用智能化执法终端,实现监管和执法办案的全程信息化,提高监管效能。突出“服”的有效性,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将与企业、群众相关的服务业,搬上“互联网、移动客户端”,为民营经济腾飞插上双翅。

深入开展行政审批瘦身提速,全面提升行政效能。大力倡导“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奋斗目标。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对依法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进行逐条逐项梳理,压缩审批时限、减少申报材料。

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促进服务“零”距离。各地应不断探索改进和创新服务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政务服务”,认真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扎实推进网上审批,加快市县乡三级“互联网+公共服务”,不仅方便群众办事,也可实现审批过程的高效透明。

新闻延伸:日前,我省出台了《河北省民营经济“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实施创新服务行动,加快建设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归国留学人员创业园、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等各类创业基地,到2020年形成容纳1.5万家以上新创企业或创业团队的创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