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方工作

保定市聚焦智能、绿色、健康三大方向 培优育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发布时间:2025-10-22 来源:河北日报

10月15日,在高碑店市奥润顺达绿建科技产业基地,讲解员(右一)为参观者介绍新一代移动装配式健康建筑“太空房”。奥润顺达集团供图

10月15日,在易度河北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检测员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产品灭菌后的菌落。贾子轩摄

  易度医疗不断完善手术辅助操作系统,智能化应用场景持续拓展深化;奥润顺达首创绿色智慧健康建筑集成系统,超低能耗建筑产业持续提档升级;安国实现种植、生产到服务的中医药全产业链贯通,现代化中医药产业集群加速发展……近年来,保定市聚焦智能、绿色、健康三大方向,着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引擎,全面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日臻完善,为该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数智驱动,拓展产业应用新场景

  “再调整一下参数,将更新的数据结果记录下来。”10月13日,在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的易度河北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内,技术人员依据实时测算的数据,通过电脑设计三维模型,对脑血管介入手术辅助操作系统进行优化升级。

  “过去,一场高难度的脑血管介入手术,不仅极度耗费医生精力,而且让患者也承担着较高风险。现在,我们的手术辅助操作系统就像为医生装上‘智能导航’,让操作变得更安全、更可控!”该公司总经理史文宝介绍,这套通过智能化技术驱动的系统,已在北京天坛医院、北京朝阳医院“上岗”,成功完成200多例手术。

  “智能化技术驱动着产业深刻变革,为各行各业打开新的发展局面。”保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发展科科长张伟笑说,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该市积极推动数据标注、智慧农业、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协同发展,使智能化技术不断为更多产业场景赋能。

  数据标注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保定市数据产业园区建成近百万平方米空间,吸引中国信通院、小米、科大讯飞、数据堂等500余家企业入驻,形成从数据采集、标注到算法训练的全链条服务能力。为强化人才支撑,保定市推动百余家院校、企业、科研院所联合成立数据要素产教融合体,构建“政校行企研”协同机制,成功打造我省首个数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产业持续输送专业人才。目前,保定市数据标注产业已形成年标注量2000TB的处理能力,持续为华为盘古、字节豆包、讯飞星火等13个主流大模型的开发训练提供高质量数据服务。

  智慧农业创新实践走在前列。该市在高阳县、涞水县推动建设4000余亩智慧无人农场,通过引入北斗定位、植保机器人等,全面实现耕种无人化、管理现代化与决策智能化,为平原地区规模化推广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范例。此外,保定冰柿是区域核心品牌,柿子树现代化管理成为关键点,该市将通过布设土壤传感器实时监测柿子种植环境数据,结合智能灌溉施肥系统与AI病虫害识别技术,实现“数据种柿”,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品质。

  低空经济产业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保定市通过举办京雄保低空经济发展大会、组建京雄保低空经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培育天峋创新、玄云涡喷、天启通宇等多个龙头企业。深化与北航、北理工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加快构建完整的“研发制造+场景应用+服务保障”产业体系,积极拓展电力巡检、农林植保、城市管理、医疗救援等应用场景。

  绿色引领,塑造低碳发展新范式

  “您看,外边下着小雨,气温骤降,但室内温度仍然保持恒温。”10月10日,在高碑店市奥润顺达绿建科技产业基地内,讲解员向参观者介绍新一代移动装配式健康建筑“太空房”性能。

  整齐排列的太阳能光伏板将太阳能高效转化为电能,室内的循环净水装置可以实现生活污水净化后再利用……“这个54平方米的空间内,集成了数千项绿色建筑尖端技术,是我们深耕建筑节能领域数十年的成果。”奥润顺达集团绿建研究院总经理范振发说,通过汇聚数百位国际专家,搭建起12个国家级、省部级研发平台,企业不仅成功首创绿色智慧健康建筑集成系统,更将其成功应用于全国数百个实际项目中。

  奥润顺达集团的快速发展,是保定市深化推进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张伟笑介绍,近年来,保定市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产业变革,持续优化绿色产业结构,在氢能、新能源制造等重点领域系统推动产业体系不断升级。

  大力推进氢能产业建设。目前,该市已培育氢能企业11家,并建成3个氢能产业创新平台,成功引进长城未势、北京雷动等一批代表性企业,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该市还积极参与国家示范城市群建设,推广氢能车辆1061台,成功打造全国首个百台级氢能环卫车、山西—保定—天津港煤炭运输通道、校园食品配送等应用场景,持续拓展氢能技术商业化应用路径。

  保定市持续提升在电力及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与创新能力。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1000kV高海拔特高压解体变压器”和“基于分体分布式开关的110kV移相变压器”,成功入选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该市还构建了覆盖风电、光伏、氢能、储能、输电及电气设备材料等六大领域的完整产业链,汇聚保变电气、英利能源等一批龙头企业,全力打造“保定·中国电谷”升级版,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该市车企积极把握绿色转型机遇,在续航里程、智能网联等核心技术方面实现重要突破,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今年1至8月,该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53.0%。

  医产协同,构建全链服务新生态

  “这是我们公司研发的适合亚健康人群饮用的植物饮料。”10月13日,在安国金木集团有限公司的功能性食品生产车间,行政项目总监肖敏指着生产线上的产品说,他们在产品中创新添加了黄芪等中药材,使其兼具保健功效与良好口感,去年8月,这款产品一上市就成为热销品。

  “小小一瓶饮料,背后却是扎实的科研支撑。”肖敏说,在研发过程中,企业建立了黄芪甲苷含量的检测方法与功效评价技术路线,并完善了药膳营养餐的稳定性及生产工艺研究。这些技术成果不仅提升了单一产品竞争力,更为安国市现代化中医药产业集群注入科技动能,推动产业链整体升级与价值提升。

  近年来,安国市全力推动中医药产业从种植到文化体验的深度融合,加速研发成果向规模化生产转化,增强产业链各环节之间协同效应,构建起一二三产联动发展的全产业链生态,稳步实现从传统“药材之都”向“健康之都”跨越升级。

  “安国一域的‘小切口’,正牵引着保定市生命健康产业的‘大格局’。”张伟笑说,为做强做优生命健康产业链,保定市以国际医疗基地建设为统领,畅通京保协同资源通道,培育壮大生物制药、现代中药、高端医疗器械等重点板块,推动产业体系向规模化迈进。

  去年以来,保定高新区锚定生物医药产业赛道,积极推进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保定分中心、呼吸领域医疗数据标注试点建设,并成功引进菲诺维康诊断试剂、美康盛世IVD检测试剂生产基地、护脉科技智能心电衣等一批优质项目。同时,集聚智同生物、金木集团、澳诺制药、长天药业、诺未科技、普康医疗等一批企业,持续推动生命健康产业规模壮大。

  保定市还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机遇,打造北京医疗资源疏解微中心,围绕精准医疗、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康复康养等方向,系统构建“6+N”产业体系,并将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广安门医院保定医院打造成提升当地诊疗、科研、教育水平新高地,积极推进“医、产、研、教、数、养”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