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方工作

永清县:向“智”向“新”,产业升级增动能

发布时间:2025-08-13 来源:河北日报

  永清县全面构建“2+3+2”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向“智”向“新”,产业升级增动能

7月30日航拍的正在建设中的京联科教智慧产业园项目。庞趁友摄

7月30日,在廊坊德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在干燥筒内焊接挡圈。庞趁友摄

5月22日,在廊坊金岛奇士胶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调试生产设备。庞趁友摄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31%,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5.9%,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08.4%……今年上半年,永清县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向“绿”、向“智”、向“新”特征明显。

  今年,永清县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以产业转型做强存量,以招商引资扩大增量,以科技创新激活变量,全面构建“2+3+2”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向上突围。

  产业转型做强存量

  8月5日,在位于永清高新区的河北中达凯专用车股份有限公司组装车间,一台台刚下线的雏禽运输车进行出厂前的检测。得益于加快转型升级和科研持续攻关,该公司填补了国内专业雏禽运输装备的空白,在全国市场占有率逐年攀升。

  近年来,该公司产品矩阵不断丰富,年产雏禽运输车、医疗废物转运车、危险废物运输车、冷藏车等各类专用车辆千余台。“今年,我们投入2000万元推进生产线扩建。正式投产后,年产能将提升至2000台,生产效率与产品竞争力将迈上新台阶。”公司总经理贡自强对未来发展信心十足。

  今年,永清县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升行动,深挖装备制造、材料加工、玻璃生产等产业潜力,引导企业通过技术改造、产品研发、数字化转型等方式加快转型升级,进一步提质增效、做强存量、激发动能,全面增强实体经济的竞争力。

  “我们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生产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实施中达凯等10个重点企业技改扩建项目,生产效率提升10%以上,成本降低12%以上。”永清县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局长石凌云介绍,截至6月底,该县技改投资达2.2亿元,同比增长126.1%。

  在位于永清县的廊坊金岛奇士胶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特种粘接材料通过一条条运输管道,注入一个个蓝色储存罐中。不远处的研发中心实验室里,各种精密仪器整齐摆放,一系列测验正有序开展。

  “央视大楼、鸟巢等建筑,都用了我们公司的结构胶。”该公司办公室主任张仲杰告诉笔者,他们依托清华大学的科研力量,可根据客户要求提供个性化的技术方案与特定产品。落户永清5年来,公司跑出发展加速度,产值连年攀升,预计今年突破亿元大关。

  找准新赛道的金岛奇士胶业,是永清新材料产业破茧成蝶的缩影。目前,该县拥有建筑新材料企业80余家,玻璃板块有南玻、华兴、驰野等产业龙头,墙体材料板块有嘉宝莉、宝都等重点企业,家装板块有霍尔茨、明伦等知名品牌,产业集聚集群效应凸显。

  深入实施“互联网+先进制造业”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与应用。今年,全县电子信息入统企业已增至20家,上云企业达38家,10个数字化转型项目入统省级培育库。

  永清县还加快谋划“共享智造”和载体平台,重点培育云裳小镇、恒美数字、智创云谷、冀廊艺宝等“共享智造”标杆企业,加快推进以云裳小镇和永清高新区为主要载体的服装创意设计产业集群共享平台建设,努力在规模体量、结构体系、技术水平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招商引资扩大增量

  8月4日,在永清高新区京联科教智慧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科研楼及办公楼主体已经封顶,工人们正进行科研楼楼层板钢筋绑扎和办公楼二次结构砌筑施工。该项目总投资6.58亿元,主要建设21个单体建筑,预计8月底完成主体竣工验收。

  “明年项目正式投用后,将依托永清高新区辐射全国,打造‘产业+教育+科技+文化’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径,成为集跨境电商、创业孵化、馆配图书等功能于一体的地标性文化产业科教园区,预计年产值超20亿元。”京联科教智慧产业园项目经理孙涛介绍。

  招商引资是源头活水,项目建设是硬核支撑。今年以来,永清围绕现代商贸物流、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新材料、“食品+现代农业”、文旅康养三大重点产业,服装服饰、永清核雕两大特色产业,开展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打造“2+3+2”现代化产业体系。

  “全县上下唱响全员抓招商、全力强实体、全面优结构、创新突破上项目主旋律,全力实施‘谋跑争促’攻坚年、招商引资突破年、项目建设提升年等专项行动,深化‘走访解促’、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一手优化存量,一手扩大增量。”永清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王文彬介绍。

  永清县构建“县级指挥部+国企平台+7个产业链招商小团组+14个招商小组”工作体系。今年,到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外出招商120余次,带动全县开展以商招商、商会招商、委托招商等产业链招商,全面提高招商项目落地转化率。

  招商引资,重在精准。今年,永清瞄准产业链上下游,靶向招引“填空型”企业、“补充型”项目,快速投产两个小米汽车前端模块生产项目,日生产能力达960台套。目前,该县签约项目54个,总投资54亿元;落地项目23个,总投资102.45亿元。

  项目引进来,更要建设好。永清县用好“七个项目库”,建立“三单一图”节点推进、“三色预警”精准调度机制,实行“全周期发力、全要素保障、全流程提速、全方位推动”项目保障机制,压茬推进总投资492亿元的373个重点项目。

  为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永清县采取资金支持、土地保障等举措,为新发地等45个项目落地提供用地保障。通过梳理闲置和低效用地,促成宝都大数据、京联科教智慧产业园等9个项目以“腾笼换鸟”方式快速落地开工。

  项目建设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今年,该县相关部门走访企业(项目)4650家次,解决发展难题217个;落实领办代办工作机制,涉及项目102项,总投资278.53亿元;金融机构为886家企业发放贷款46.44亿元,推动形成“在建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项目建设发展格局。

  科技创新激活变量

  8月5日,在廊坊广厦新源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操作设备进行切割、焊接等生产作业。该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自主研发的高通量管换热器实现进口替代,国内市场占有率逾90%。

  紧临该公司生产车间的二期扩建项目现场,基础设施建设与设备安装同步进行。“该项目主要建设研发中心和高效节能换热器生产车间,今年10月竣工投用后,预计新增产能1万吨,进一步推动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公司副总经理王飞说。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永清县大力实施创新企业培育工程,建立一对一辅导机制,鼓励广厦新源、河北南玻、德基机械等企业推进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着力打造“雁阵”企业梯队,推动相关产业加速发展。今年,该县新认定省级研发机构4家、市级研发机构4家,获批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4家。

  永清县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搭建创新平台,吸引京津科技资源落地,鼓励企业在生产一线设立研发和试验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最新科技成果在当地首发首试和应用转化。

  “这种混凝土具有高强度和高耐久性,能够实现快速固化,适用于5毫米以下薄层路面修补,20分钟开始初凝,两小时可以通车。”8月5日,在位于永清县的河北中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路面修补试验场,科研带头人王晓中演示了其研发的低碳无机修补混凝土材料。

  近年来,该公司与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多所国家重点院校建立联合开发模式,并与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交通学院联合成立低碳新材料研究院,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上百种特种功能性混凝土产品从实验室走上生产线,形成实际生产力。

  为激发实体经济新动能,该县坚持以科技创新激活变量,努力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水平创新生态。今年,组织域内企业积极对接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达成技术应用及转化合作意向21个。同时,辅导56家规上企业归集填报研发经费3.36亿元,该县技术合同成交额登记达10.3亿元。

  强化创新引领,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激发永清实体经济的新活力。今年上半年,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67.69亿元,同比增长6.19%,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有力推动县域实体经济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