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 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方工作

工业降本增收提质效丨衡水市“五降一增”推动工业企业降本增收

发布时间:2022-10-27 来源:运行监测协调局
  效益是企业的根本,利润是企业的命脉。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推动国务院稳经济系列政策、省政府稳经济大盘1+20一揽子政策和接续18 条措施落实落细,推动降本增收操作指引和“六个一”工作机制落地见效,即日起在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开设“工业降本增收提质效”专栏,大力宣传推介市县、企业典型案例,推广一批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的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推动各地对标对表学先进,创新创优强服务,力促全省工业效益全面改善,加快推进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衡水市认真落实省降本增收《操作指引》,深入开展工业效益调研分析,制定出台降本增收《工作方案》,多部门联动、多领域发力助力工业企业降本增收。1-8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0.1%,居全省首位,是唯一实现利润正增长的市。
  一、大力减税降费 降低税费成本
  采取举办纳税人线上学堂、加配远程帮办中心线上服务岗等办法,快速精准高效落实各项减税政策,累计办理“退、减、免、缓”税费32.7亿元、惠及企业12.9万余家(次),其中,为652家企业办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4.13亿元、减税3.53亿元。央视《晚间新闻》等媒体对衡水市做法进行了报道。积极推动阶段性降低中小微企业用电成本,累计降费3566万元。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减轻企业不合理负担。
  二、推进智改数转 降低生产成本

2

质量追溯系统的产线改造(包装车间产线)
  大力推进两化融合,在全省率先建设以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工业大脑”、县级(产业级)平台为“骨干脉络”、企业级场景为“神经末梢”的“1+N+X”工业互联网体系,组织1200余家骨干企业注册应用市级平台,今年新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试点项目13个、数量居全省第3,以智改数转促进工业企业提质增效。青竹画材公司通过搭建智能排产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设备与管理系统互联,排产效率提高40%以上,车间统计人员工作量减少80%以上;衡水老白干公司通过实施营销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构建质量追溯体系、提升品牌价值,营销费用降低5%以上。
  三、优化金融服务 降低融资成本
  建立全省地级市第一个首贷服务平台,实施“十行百亿千企”金融支持行动,常态化开展“政府陪行长走企业、走产业”活动,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问题。今年以来,通过线上智慧金融服务平台完成信贷投放123亿元,线下走访企业3700 余家(次)、放款额度328亿元,同时积极向银行推送省市重点项目,332个项目获银行支持贷款39亿元。
  四、积极援企稳岗 降低用工成本

3

4

  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生产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阶段性缓缴社保1126万元、惠及869家企业;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减征1.18亿元;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返还6384万元;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1609万元、惠及1654家企业。同时,积极加强用工保障,推广“直播带岗”模式,达成就业意向1万余人(次);开办乡村“零工超市”599个,促成用工5000余人(次),新华社《经济参考报》、《河北日报》等主流媒体对衡水市“零工超市”做法进行了宣传报道。
  五、发布产业指数 降低决策成本
5
  推动丝网、复合材料、毛皮、铁塔、橡塑制品、工程橡胶等6个具有行业主导地位的特色产业集群发布产业指数,数量居全省首位。各指数依托专业机构运营,基于大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建立产品价格指数、产业发展指数、产业景气指数等分指数,精准监测和反映产业发展趋势及变化规律,辅助企业及时调整经营策略、调节生产节奏、调优产品投放,促进了企业减少产品存货、提升产销效率。
  六、植入工业设计 增加产品价值
  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建成2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占全省总数五1/5;举办工业设计进企业、进园区、进集群活动28场,服务企业580家,通过工业设计与制造业融合,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力。建成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的衡橡科技公司经过植入工业设计,桥梁检测设备的智能化、人机交互等性能大幅提升,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销售价格提高约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