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宣传贯彻《河北省节约用水条例》,牢固树立“节水优先”意识,推动工业领域节水工作深入开展,即日起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开设“局长谈工业节水”栏目,邀请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和各县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就工业节水谈创新思路和实践经验。
本期我们请到衡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尹为民。
《
立足市情 重点突破 推动工业领域节水实现新跨越》
2019年,衡水市人均水资源量148立方米,仅为河北省人均水平319立方米的48%、全国人均2238立方米的6.6%、世界人均7300立方米的2%,是河北省乃至全国严重缺水地区之一。衡水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集中于农业、工业和城镇居民用水,其中农业用水居于主导地位,占总用水量的95.25%。2020年,全市用水量14.14亿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水0.66亿立方米。认真分析我市水资源现状,虽然工业用水量占比较小,但作为工信部门仍要深刻认识工业节水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在工业领域节水方面实现新跨越。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理论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节水工作,多次作出重要讲话和指示,强调要把节水放在优先位置。我们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水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作为新发展阶段节水工作的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严格按照省市安排部署,从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和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自觉做好节水工作的安排部署、推动落实。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河北省节约用水条例》,《条例》的出台,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水工作系列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推动节水工作的重要保障,是新发展阶段依法治水的重要法制成果,我们要充分认识出台《条例》的重要意义,把推动节水工作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现实检验。
二、淘汰落后工艺、优化行业布局
一方面,我市出台了《衡水市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十大重点涉水污染行业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案》,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强化利用法治手段,对达不到环保、能耗、水耗、技术、质量、安全等标准要求的造纸、焦化、氮肥、石油化工、印染、农副产品加工、原料药制造、制革、农药、电镀等十大重点涉水污染行业落后产能,通过依法关停、停业、关闭、取缔整个企业,或采取断电、断水,拆除动力装置,封存冶炼设备等措施淘汰相关主体设备(生产线),使相应产能不再投入生产。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健全绿色制造体系,引导骨干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近年来,我市10家企业被评为省级绿色工厂;河北衡水老白干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宝力工程装备有限公司2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园区。2021年上报6家企业进行申报省级、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省级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的创建对我市工业企业在提升节能节水、清洁生产等方面起到了标杆和引领作用。
三、突出示范引领,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
我市充分发挥节水先进企业的典型示范作用,加快推进钢铁、石化、纺织印染、造纸、制革、食品、医药等重点用水行业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推动企业开展节水改造和对标达标,全面提升企业用水效率。我局指导各县市区在前期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的基础上,开展调查摸底,制定了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计划,做到有的放矢,提升创建精准水平。2018-2020年,我市河钢集团衡水薄板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被省水利厅、省工信厅评为河北省节水型企业。2020年,我局联合市水利局印发了《衡水市工业领域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下发各县市区工信、水利部门,2020年,我市河北冀衡(集团)药业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被评为市级节水型企业。为做好省级节水型企业申报工作,2021年,我局联合市水利局印发了《衡水市深入推进工业领域节水型企业创建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的通知》,按照省厅部署全力开展省级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2021年9月10日,我局组织召开了衡水市创建节水型企业培训会,我市20家工业企业参会,目前各企业正组织材料申报。
新阶段、新任务,我局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河北省节约用水条例》,强化宣贯工作,引导工业企业树立主体责任和“节水优先”意识,指导各县市区积极推进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大力开展工业节水技术交流培训,以“千项技改”为抓手,重点围绕钢铁、化工、水泥等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实施一批节能节水减排技术改造项目,多措并举,推动工业节水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