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链 补链 延链
临漳以高质量项目壮产业育动能
项目内涵 营商环境更优质
项目投资 建设进度双过半
新老项目 破解难题同推进
临漳县全力开展“项目建设质量提升年”活动,坚持以项目壮产业、育动能,重点培育壮大装备制造及钢延加工、新型建材、食品工业三大主导产业,以“强链”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补链”引领新型产业茁壮成长,“延链”实现上下游深度融合
本报讯(记者方尚俊 通讯员李海波 马振彬 梁东)今年以来,临漳县全力开展“项目建设质量提升年”活动,瞄准“月月红、季季红、全年飘红、全线飘红”目标,深入开展“三深化、三提升”活动,四套班子齐上阵、部门单位强攻坚,精准服务重点项目、聚力加速建设进程,为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突出抓好省市重点引领项目。2019年该县列入省重点项目2个、市重点项目12个。其中,省重点项目总投资1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亿元,1-6月份预计完成投资4.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4%。昊瑞农机装备项目,一期工程实现第一台玉米收获机下线;中环新威生物天然气项目实现试生产,提前半年完成年度任务目标。市重点项目总投资6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2亿元,1-6月份预计完成投资16.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5%。招贤建筑构件等3个新开工项目竣工试生产;康舸鑫钒氮合金等2个预备开工项目完成前期手续,提前开工建设。
突出抓好活跃县域经济项目。全县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50个,其中20个亿元项目计划开工,30个项目竣工投产,年度计划投资100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6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2%,已有中奭球墨铸管等30项目开工在建;已有源宏制管、中吉交通设施等8个项目竣工试生产;迈西普医疗器械、博顿高频焊管等12个项目正在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该县坚持以项目壮产业、育动能,重点培育壮大装备制造及钢延加工、新型建材、食品工业三大主导产业,以“强链”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补链”引领新型产业茁壮成长,以“延链”实现上下游深度融合。
产能合作更加广泛。围绕钢后延加工及装备制造业,引进建设昊瑞农机装备、思德来钢制家具等20家“吃钢”企业,年可消化各类钢材300万吨,主营业务收入65亿元。产业链条更加完善。引进建设蓝堡装配式建筑、格鑫集成房屋等20家新型建材企业,实现住房从钢结构、楼层板、复合墙板、PC构件、配套门窗等一条龙工业化生产。工农互动更加紧密。引进建设美临粮油、平原禾丰等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依托美临粮油,采取入股方式吸纳贫困群众就业,通过分红年人均可增收2000元左右;依托平原禾丰,扶持培育养殖小区,为养殖户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形成了以食品加工带动畜禽养殖的产业模式。科技水平更加高端。昊瑞农机产业园项目拥有1项创新发明专利和8项实用新型专利,不对行生产技术专利属全国首创;思德来钢制家具项目,拥有技术专利12个,将成为北方最大的钢制家具生产基地。土地利用更加集约。通过对“僵尸企业项目”的低效利用土地、闲置厂房进行全面排查、登记造册、重新分配,已盘活企业16家,腾出土地800亩;盘活低效利用土地7宗、闲置厂房15万平方米,亩均效益10万元,土地利用率大幅提升。
做优县级领导带头、责任单位代办、行政审批提效“三项服务”,对重点项目建档立卡,由分管县领导牵头,工业园区、帮扶单位专人跟踪服务,协助项目业主解决前期跑办、投产达效等方面的问题,受到项目业主的一致好评。行政审批提效服务,制定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流程清单和材料清单,80%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一趟清”和“不见面”事项达149项,审批时限缩短80%以上。
咬定目标,加快建设进度。按照“新上项目抓协调、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的思路,盯牢全年目标任务,查找差距、倒排工期,细化分解任务,对进展较慢的项目,找准影响工程进度的症结,尽快调整思路,抓重点、攻难点、寻突破,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督促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圆满完成年度任务目标。
多措并举,破解项目难题。在破解建设资金难题上,采取向上争、银行贷、社会融等多种方式,保证项目建设所需资金;在破解项目用地问题上,抓好重点项目用地报批,盘活存量土地,整合闲置资源,缓解项目用地难题;在破解拆迁难题上,通过县乡村三级联动发力,深入一线做细工作,为项目推进赢得主动。
主动服务,优化发展环境。以开展“项目建设质量提升年”和“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为契机,进一步切实简化办事程序,规范审批行为,建立“绿色”审批通道,协助项目单位加快规划定点、土地征用、环评审批、施工许可等前期工作,快节奏、高效率为项目落地开工、投产达效提供便利条件。同时,严厉打击无理取闹、故意刁难、阻挡施工、设置障碍等违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良好的工程建设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