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成本 优环境 解难题
栾城“变轨+换挡”力促民营经济发展
栾城区以强化“双创双服”为动力,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优化环境、破解难题,为企业节约时间和精力,让企业家心无旁骛地改革创新发展,推进全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省会组团新区、省会南大门的栾城区,以强化“双创双服”为动力,随着新时代的列车加速变轨、换挡,强力破题,千方百计推进全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该区积极为企业节约时间和精力,让企业家心无旁骛地改革创新发展。广大企业纷纷再次投资、呼朋引伴,许多好项目、大项目随之而来。今年前三季度,该区签约项目拟引资609亿元,全市排名第一;引进省外资金61.94亿元,全市排名第二;确定谋划实施省市重点项目23项,全市排名第三。
千方百计降成本,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通过编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强化龙头带动,打造产业集群,让企业分享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红利。认真落实上级税收优惠政策、清理不合理收费,在国家规定幅度内降到法定税率最低水平的同时,设立招引产业发展资金、风险投资等资本资金,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支撑。积极推动银政企“任务清单”新模式落地,加大培育企业上市力度,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把石家庄装备制造产业园作为转型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主战场,加快园区为企业配套能力建设,降低企业综合生活成本。
千方百计优环境,让民营企业轻装前进。该区以“亲”密切政商关系,以“清”规范政商关系,主动作为、贴心服务。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把“领办帮办代办”贯穿服务全过程。率先在全市挂牌成立行政审批局,率先在全省实现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全流程、全自助、无纸化、不见面”审批。强化“最多跑一次”,推行“空缺受理、并联审批”,优化再造审批流程,开通绿色通道。制订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配套出台3项具体办法,同时,区政府每年安排不低于5000万元专项资金,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千方百计解难题,让民营企业安心发展。出台会商协商、领导包联等8项推进机制,在土地、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实施集中攻坚突破,着力解决企业落地难问题。四大班子领导带头“进百企、解难题、促发展”,积极为民营经济发展排忧解难、保驾护航。“在我们创业初期,资金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基地负责人知道后,主动跟我们联系,并帮我们申请各类扶持资金,让我们及时享受到了这些优惠政策。”“单单有钱”河北趣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赵泽彬说。
该区还制订人才强区新规11条和人才绿卡政策,加强与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以及京津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深度合作,吸引和培育了一批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每年表彰奖励做出贡献的企业和企业家。推行企业联合执法,严格执行《栾城区破坏企业发展环境十问责》,保障企业合法经营,让企业家卸下思想包袱。
截至11月底,栾城区新增市场主体7779户;企业新增2800户,同比增长5.38%;市场主体总量达到36223户,同比增长20.11%;企业总量达到11519家,同比增长19.85%;净增市场主体5587户,企业净增1710户。
当谈及栾城准备在哪些方面支持民营企业更好发展时,栾城区委负责人表示,按照全区“4+2+1”现代产业布局,以“亩均效益”为基准,以“腾笼换鸟”盘活低效用地,以“百企转型”激发发展动力,加快企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提档升级。梳理上级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精准实行“一企一策”,确保政策不截留、不打折、不走样。同时,出台一批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用地保障和财政奖励政策,让企业享受更多“真金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