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半年,定州市委、市政府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该市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全市民营经济继续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经济运行情况
(一)民营经济较快增长。上半年定州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14.4亿元,同比增长7.5%,高于全市GDP增速0.4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65.1%,比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3.9亿元,同比下降24.3%;第二产业增加值69.6亿元,同比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10.8亿元,同比增长9.6%。从产业结构上看,一产占比3.4%,二产占比60.9%,三产占比35.7%,三产比重比上季度提高1.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5.2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
(三)民营经济实缴税金增长缓慢。上半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缴税金14亿元,同比增长0.42%,占全市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6.23%,较去年同期下降6.45个百分点。
二、存在问题
(一)企业规模偏小,缺乏竞争力。尽管近年来民营企业总量扩大,但相比较而言,规模仍然偏小,以中小型为主,大型民营企业偏少,产业集中度较低。民营经济要快速发展,就需要一批对全市经济有重大影响作用的大型企业来带动和支撑,而此类企业在我市民营经济发展中较少。
(二)企业管理水平较低,缺少品牌意识。定州市民营企业管理模式大多采用家长式管理模式,实行集权化领导,决策时往往比较随意,缺乏科学性,抗市场风险能力差。企业产品开发力度小,往往是看到别的企业生产的产品赚钱,便扎堆往里挤,因产品品种、结构趋同,难走上产品品牌、企业品牌的良性循环,龙头企业以及品牌带动效应明显偏弱。
(三)技术创新能力低,经济效益不高。该市的民营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多,涉足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少,经济效益提高空间受局限,从总体看多数民营企业处于维持阶段,经济效益不高。
三、意见建议
(一)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一是政策宣传,使民营创业者能够深入了解政府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二是落实政策。认真落实有关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从财税、融资、服务和管理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二)加快企业转型升级。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商会、行业协会等与民营企业的联系,大力发展为民营企业服务的中介组织,向民营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鼓励扶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产品升级,自主开发新产品,研究新工艺,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三)打造企业产品名牌。针对定州市民营企业目前传统产业占多数的现状,制定具体的措施和办法,帮助民营企业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形成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