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新登记市场主体快速增长
前三季度,净增3.69万户,完成全年目标的104.94%
今年以来,沧州市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大众创业创新为主线,以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为途径,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持续降低企业准入门槛,提高审批服务质量,提升审批服务效率,新登记市场主体呈现快速增长
今年以来,沧州市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大众创业创新为主线,以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为途径,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加快打造聚集优秀人才、聚集先进要素、聚集优势产业的高地,持续降低企业准入门槛,提高审批服务质量,提升审批服务效率,新登记市场主体呈现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实有市场主体41.78万户,净增3.69万户,完成全年目标的104.94%,市场主体净增目标完成率居全省第一位;其中,实有企业12.07万户,净增1.65万户,完成全年目标的132.99%,净增目标完成率全省第二。
市场主体数量被看作是经济发展“晴雨表”。为激发市场活力,沧州市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全力打造“六最”政策洼地,不断为市场主体松绑。同时,以推进“双创双服”活动为契机,围绕降低创业准入的制度性成本,提升市场主体登记便利度,大力支持“双创”和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全力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完善注册登记绿色通道,制定了《关于落实“双创双服”促进内资市场主体培育的十七条措施》,以“照后减证”为重点,积极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大幅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有效解决“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问题。
在提升市场主体登记便利度方面,大力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同时进一步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实行住所信息申报制。由申请人提交住所证明改为提交申报信息表,申请人对住所的真实性、合法性、安全性负责。此外,该市放宽经营范围登记,对于涉及新兴行业或者具体的经营项目,经营范围可以参照政策文件、行业习惯或者专业文献等予以登记。对于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住所条件,在“一址多照”基础上,县(市、区)政府或其授权单位可以指定一处或多处集中办公区域作为集中登记地,由集中登记地管理者或经营者统一报备住所(经营场所),集中登记地内可以按照工位注册主体。同时,引导农民就业创业,鼓励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通过网络交易平台或开设网店开展经营。
在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壮大上,支持发展新兴产业、新型业态。支持战略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股权出资、合并或分立、上市等方式做大做强。同时,该市还为注册登记开通绿色通道,对退役军人办理工商登记注册实行优先服务。各县(市、区)在推行“注册登记绿色通道”“一站式”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等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零障碍服务”工作,做到事前专门政策指导、事中提升审批效能,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对于申办新型市场主体,主要申请材料具备,次要材料缺失或有误的,推行“容缺受理”制度,先予以受理审查,“边办理、边补正”,材料补正齐全后,当即核发营业执照。
为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成本,沧州市行政审批局联合8家81个网点推行银行网点全程代办市场主体注册登记业务,借助社会力量“帮助办”。他们制定了《银行网点全程代办市场主体注册登记工作方案》,加强登记注册部门与银行系统的密切合作,充分发挥银行网点分布密集的优势,积极探索“政银”合作模式,广泛开展市场主体注册登记服务免费代办活动,深入推进市场主体培育,方便广大群众办事创业,促进市场主体快捷准入,自8月1日以来,“一县四区”银行代办点共免费代办855件,实现了政府、银行、企业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