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构建“4+4”现代产业发展格局,坚持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市工业经济保持稳定较好增长。
一、强化政策支撑,构建“4+4”现代产业发展格局。一是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出台了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加快养老及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加快智能制造发展、推动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集成电路发展意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等政策措施,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支撑。二是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施意见、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两个专件,围绕放宽市场准入、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降低税费负担、营造市场环境、激发创业热情和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三是鼓励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印发了促进我市特色产品高质量发展、服装产业转型升级、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等方案,致力推动乳制品、风味肉制品、调味品和高档服装面料、职业装等朝休闲化、健康化、个性化、时尚化、品牌化发展,促进我市休闲食品、服装服饰等特色优势产业做优做大做强。
二、强化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着力优化产业结构。一是滚动实施113项重点技改项目。总投资50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1亿元、三季度完成投资88.9亿元、占全年计划投资的63%。实施重点技改项目领导分包,定期进行督导调度、帮扶。二是积极申报省“千项技改”项目。第一批总投资304亿元的92个技改项目列入省“千项技改项目”,第二批推荐上报总投资77亿元的45个项目申报省“千项技改项目”。三是创建省级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县(市、区)和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正定县、藁城区列为省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县(市、区),正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藁城经济开发区、元氏经济开发区列为第八批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三、强化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助推河北工业设计创新中心建设,入驻国际企业5家、国内企业15家、服务平台8家,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组织举办了“2018年河北首届工业设计周石家庄分会场”,评出市十大优秀工业设计产品,打造了全省首例的市河北工业设计创新中心和军鼎科技园两个工业设计企业基地。二是加快提升工业质量品牌水平。制定了2018年全市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工作计划,努力增强工业品牌的竞争力。三是完成2017年度省中小企业名牌产品项目绩效评价,加快引导企业增强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
四、强化实施互联网与先进制造,大力推进两化融合。一是积极培育试点示范。该市入选工信部2018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个,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1个,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项目1个;8个项目被列为河北省2018年“互联网+先进制造业”试点项目,20家企业车间被认定为省级数字化车间。二是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新增敬业钢铁等5家工信部贯标试点企业,总数增至27家,其中通过国家贯标认证的企业达到12家,提升了两化融合核心竞争能力。三是抓好工控系统信息安全。石四药、君乐宝被评为省工控系统信息安全试点示范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