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 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方工作

廊坊 “大智移云”产业规模大提升

发布时间:2018-02-22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廊坊 “大智移云”产业规模大提升

率先走新路 奋力走在前

去年,廊坊市大数据企业发展到100余家,机柜2.6万架,在线运行服务器51万台,均居全省第一位。2018年,该市将以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大智移云”首位产业地位,力争全年“大智移云”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

临近春节,记者来到廊坊开发区润泽国际信息港,远远看到,如一艘航母般的建筑群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进入新落成的京津冀大数据创新应用中心时,工作人员正在一层大厅紧张地布置他们与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的“工惠驿家”项目展位。据悉,2018京津冀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推进大会将在这里举行。

“货车司机工作强度大、风险高,‘工惠驿家’将实现‘人、车、货、路’四位一体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运用大数据改善货车司机的生存状态。”润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超男说。

2017年,廊坊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特别是聚焦“大智移云”首位产业,出台扶持政策,搭建承载平台,引进龙头项目。京津冀大数据应用感知体验中心、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等建成投用。京东电子商务产业集群、AMOLED生产基地等扎实推进。该市大数据企业发展到100余家,机柜2.6万架,在线运行服务器51万台,均居全省第一位。去年1—11月,全市“大智移云”产业实现营业收入845亿元,同比增长9%。

“大智移云”全产业链逐渐形成

“大智移云”是新一代产业发展的大潮流、大趋势。今后一个时期,谁能在“大智移云”产业发展上先人一步,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

2017年,人保北方信息中心、京东亚洲一号等15个高端高质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08.4亿元,廊坊“大智移云”产业首位度再上新台阶。总投资8.84亿元的华为云计算中心三期、集中实验室二期建成投产,总投资16亿元、占地6.1万平方米的中国联通华北(廊坊)基地二期即将完工。目前,廊坊开发区“大智移云”产业园投资规模已达数百亿元,数据中心面积达到190万平方米,机柜两万架,服务器20余万台。润泽国际信息港、中国联通华北(廊坊)基地等一大批大数据产业龙头项目在产业园集聚,“大智移云”全产业链、全服务链、全治理链逐渐形成。

为推进“大智移云”产业发展,廊坊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大智移云”引领产业升级行动计划(2016—2018年)》,从企业落地、引进域外合作企业、促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等8个方面全方位给予“大智移云”企业、人才及机构奖励和支持,保证了“大智移云”产业发展系列政策的连续性和有效性。据了解,从2016年起,该市每年设立“廊坊‘大智移云’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大数据应用、大数据产品研发等项目。2017年底,经过项目征集和社会第三方机构评审,对符合条件的23个项目、50个优秀个人、5家企业研发团队进行了奖补,兑现奖补资金1762.39万元。

大力提升“大智移云”产业首位度

2月6日,廊坊市召开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8年,廊坊市将在更加崇尚创新上再聚焦,在争当京津冀交界区域高质量现代经济体系“生力军”上再发力。

该市将大力提升“大智移云”产业首位度,重点打造新型显示、智能制造、大数据等八大产业集群;依托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推进大数据产业与实体经济融合,支持润泽科技、华为、科大讯飞等龙头企业在该市加快发展,支持“中鼎云”数据基地和京东华北云数据中心等项目加紧开工建设,力促第六代AMOLED、京东跨境电商保税区北方中央仓项目上半年投产。

据悉,今年廊坊将深入落实省“大智移云”引领计划,以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大智移云”首位产业地位,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全国领先的大数据应用先行区、以智慧物流为重点的京津冀“互联网+”创新示范区、以优质政务服务为特征的河北智慧城市引领区,力争全年“大智移云”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

记者从廊坊市大智移云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今年廊坊市将全力推进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廊坊示范区建设。到2018年底,以物流、金融、遥感领域为代表的大数据创新应用取得明显成果,示范效应初显;以京津冀大数据应用感知体验中心等大数据双创平台为载体,聚集大数据企业,廊坊大数据综合应用聚集区初步形成;稳步推进数据中心建设,在线运行服务器规模达到60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