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 总量做大 速度加快
藁城区推动园区发展“加速度”
藁城区依托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藁城经济开发区,围绕“产业升级、总量做大、速度加快”的要求,努力将开发区构筑为“产业高端化、环境生态化、园区城市化、人口人才化”的现代产业新城和转型升级新高地
藁城区紧紧牵住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依托国家级开发区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省级开发区藁城经济开发区,围绕“产业升级、总量做大、速度加快”的要求,加快推进两个开发区改革发展,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打好开发区发展攻坚战,努力将开发区构筑为“产业高端化、环境生态化、园区城市化、人口人才化”的现代产业新城和转型升级新高地。
“我们将持续推行落实四项改革,通过抓关系理顺推进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抓服务优化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抓平台整合推进园区加盟式托管改革,抓难题破解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实现开发区发展‘加速度’。”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人说道。
业务流程简洁明了,部门分布一目了然。藁城区大力精简机构,建立“部门领导+主办负责制”的扁平化运行管理机制,实现了传统机构设置向“大部门制”的转变,工作人员告诉笔者:“我们现在精简为6个内设机构和1个派出机构,率先实施全员聘任制、竞争上岗制和绩效考核制改革,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我们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目前,两个开发区的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已经全部完成,聘任工作也已全部到位。
针对投融资平台运行的需要,该区坚持园区设施超前于项目布局,园区功能超前于客商需要,在两个开发区建立了一级独立财政,优化了财税分成比例,组建了两个园区建设开发公司,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了开发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和创业投资(基金)公司。同时,区财政投入1500万元成立助保贷和创业担保基金,整合规范了5个投融资平台,每年投融资5亿元至1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为破解项目建设资金瓶颈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年园区新规划范围全部达到“新九通一平”标准。
为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开发区将探索实行“一区多园”管理模式,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整体托管岗上镇和九门乡只照工业园,藁城经济开发区托管城南、南董、南孟和张家庄4个乡镇工业园,进一步拉伸园区发展框架,彻底解决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争取国家棚户区改造政策资金,加快推进辖区8村拆迁改造;藁城经济开发区探索运用PPP等新型开发建设模式,加快推进“四美市镇”合作开发,促进产城融合,提升承载能力。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该区继续围绕“经济强区、魅力藁城”建设目标,以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为新起点,努力把两个开发区打造成投资的热土、竞争的王牌,目前入驻规模以上企业425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2家、大型央企8家,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超过1500亿元和500亿元。“我们将继续做优做强两个开发区平台,支持开发区土地供给先行先试,努力用最好的服务、最优的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建设各类创新孵化平台,打造全省最低成本的创新创业中心。”该区主要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