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引擎,廊坊市目前共有省级以上开发区14个,承载了全市80%以上新项目,集中了90%以上的新兴产业。2016年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财政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占全市的59.6%、85.8%和69%,支撑了区域经济发展壮大。在产业聚集方面,开发区云集了以“大智移云”为首位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及环保产业、总部经济、金融服务等为主体的优势产业,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为开发区发展注入新活力
廊坊市开发区发展近三十年来逐步从爆发期进入了瓶颈期。为解决发展制约问题,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廊坊市推动开发区的机构编制管理、行政审批制度、人事薪酬制度、投融资平台建设等四项改革。
廊坊市以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先导,在机构编制体制上实现传统机构设置向“大部门制”转变;在审批制度上实现传统多头审批向相对集中审批转变;在人事管理上实现传统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在薪酬制度上实现传统分配制度向优绩优酬转变;在投融资平台建设上实现传统政府投资向市场化多元化投融资转变;在转型升级上实现粗放经营向集约发展转变,力促全市开发区加快发展。
推进产业格局变革,推动开发区经济发展上档升级
廊坊聚焦“大智移云”首位产业,围绕以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及环保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以文化创意、智慧物流、金融服务、航空服务、健康养老、总部经济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努力构建“1+2”产业体系。
廊坊市把“大智移云”作为首位产业,打造全国领先的大数据应用先行区。华为云计算基地、联通华北基地、润泽信息港等大数据项目纷纷落地,京津冀大数据应用感知体验中心和京东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华为数据中心三四期、阿里巴巴菜鸟智慧物流等一批大项目加快建设。
廊坊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崛起,形成了以华为、富士康、京东方为龙头的信息技术服务、通信导航、新型显示产业集群。2017年以来,入统企业、出口交货值、主营收入、实现利税等各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廊坊市开发区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以精雕数控机床等为核心的精密机床制造,以香河机器人产业港为重点的特种机器人制造,以德基机械、维特根机械为重点的机械制造,加快提升廊坊市装备制造业优势地位。
聚焦新材料和环保产业。以打造环保产业城市为目标,新奥光伏、鑫谷光电、阳光硅谷、德基筑路材料再利用机械和中安信科技(碳纤维)等一大批新材料节能企业纷纷投资落户。
聚焦生物医药产业。依托固安硅谷、神威药业等重点项目,重点发展现代中药、新型制剂等产业;以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健康食品为重点,以好丽友、汇福粮油等重点企业为龙头,做大健康食品产业,努力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聚焦军民融合产业。依托卫星导航产业园等项目大力发展航天技术配套产业,依托航天振邦等项目大力发展机电装备制造产业,依托航天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等项目大力发展互联网+天基信息应用产业,支持航天军民融合成果转化基地升级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现代服务业发展,廊坊市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依托大厂影视创意产业园、微软游戏创新中心、香河国华影视基地、中信运河文化产业带,做大做强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智力产业。燕达国际健康城、爱晚养老基地等健康养老产业项目初具规模。鲁能生态区等旅游业项目加快建设。金融服务业不断壮大,2016年实现增加值229.4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7.4%。现代服务业正在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起,挑起廊坊发展的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