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市紧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高端化、集群化、绿色化、品牌化、国际化的“五化”原则,推进产业体系向高新、高质、高端迈进,持续做强新型工业,优化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促进加快转型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
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打造六大新兴产业
平泉市坚持“调旧”和“育新”协同发力,推动传统工业优质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产业发展绿色化,持续做强新型工业。该市提升发展传统优势产业,抓好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升装备工艺、节能环保和网络信息化水平,重点实施莹科高纯氟盐二期等项目,打造绿色环保制造业示范区,建设全国最大的氟化工产业基地。
该市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围绕通用航空、清洁能源等六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奥斯力特晶体谐振器等电子信息项目,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增强全市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该市计划到2020年工业增加值达到87亿元,年均增长9%以上。
发展文化商贸业,打造新型流通业态
该市突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快辽河源旅游综合开发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推进现代服务业倍增计划,打造服务京津、辐射辽蒙的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提升以专业市场、餐饮住宿为主的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为主的新型流通业态,打造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同时,面向京津庞大的健康养生需求市场,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打造京津高端健康养老养生基地。2016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150万人次,旅游收入8.5亿元,被河北省评为文化产业“十强县”,“平泉羊汤”走进百度等6家集团总部食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0.5亿元。
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
平泉按照“一产接二产连三产”的思路,围绕京津冀绿色有机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突出发展食用菌、设施菜产业,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坚持做龙头、做基地、做品牌,持续做大现代农业。通过引进农业领域院士和博士工作站,着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升龙头企业科技研发能力和市场带动能力。
同时,该市打造亮点突出、集中连片、效益提升的精品片区,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知名度的“平泉牌”,提高产业知名度和产品附加值。
2016年全市调整大田作物面积14万亩,新建经济林基地3万亩,实施千万元农业产业化项目24个,完成投资7.8亿元,新增“杨杖子红薯”等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27件,是全省商标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