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高新区加快建设成创新驱动的引领区,大力实施六大科技工程,谋划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大力实施“双创”工程。依托沧州大学科技园、国际机器人产业园、北航科技园、小微科技企业创业园、天合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阿里巴巴产业带以及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创业平台,大力发展现代智慧物流、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科技服务、金融保险、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程。
推进创新主体能力提升。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共建学科专业,实施合作项目,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和前沿先导技术支持。发挥龙头企业的创新引领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力军作用,推进新型产业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协同创新组织建设,支持社会力量创办科技研发服务机构。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以科技创新为抓手,重点抓好培育领军企业,积极推进中航湿法锂电池隔膜产业园、北京环达汽车、航天神舟太阳能光热产业园二期、(中港合资)汇业能源装备制造、明珠新能源材料产业园二期、河北中能环科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二期等重点项目的建设。构建产品群产业群,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拓展规模优势、提升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水平,完善产业配套体系,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多元支撑。
设立科技创新专项基金。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出台产业发展优惠政策,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和引导基金。重点支持节能环保装备,包括太阳能光热发电、城市污水处理设备、工业废水综合处理及回用设备,推进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实;重点支持智能制造装备,包括机器人、3D打印、激光数控机床设备,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沧州高新区发展壮大。
提高招商引资成效。瞄准科技发展前沿,实施专业化战略,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与太阳能光热利用、智能装备与机器人制造、物联网与新材料、楼宇经济与现代服务业四大产业,利用组建的四个招商局分别对应“四大产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招商活动,重点面向京津引进央企、京企等一批大项目和高新技术企业。
推进开放合作进程。推动本土企业与京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单位合作,拓展合作领域和空间,创新合作方式、模式,围绕共性关键技术需求,借助科研院所雄厚的科技创新优势,开展联合攻关,共同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形成一批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积极吸引国内外资本、技术和人才参与到创新型企业创业中,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基础、各类基金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的多元化融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