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辛集腾跃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铁路配件的企业,面对今年国家铁路建设里程减少了60%,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局面,积极寻求新的发展途径,与中国铁道科学院合作的“年产3000吨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应用产品项目”,将于近日试车生产。公司副总经理裴占雄介绍:“这些新型材料在技术和产品领域实现了升级换代,将大大提高我们企业在同行业的竞争力,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标志着辛集市提出的打造“几家全国第一企业”目标,有了突破性进展。
辛集市是河北省首批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十三五”时期,城市定位是打造京津冀城市群特色功能节点城市。目前,该市建成区面积已经达到32平方公里,人口31万,城镇化率46.62%,初步具备了中等城市的规模。
该市市委书记邸义指出:“辛集没有一定的‘块头’、一定的‘品貌’和几家‘全国第一’的企业,跟一般的县级市、一般的县城差不多,高品质与特色功能节点就无从谈起。”该市着力做好城市容量、城市品质、城市工业“三大支撑”。
交通扩网是城市扩容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该市投资1.75亿元,完成了教育路北延及首座立交桥工程,投资6054万元整修了15条小街小巷,市区初步构建起“七纵八横”的路网格局。
去年,该市依托途经市区的石济高铁,规划设计占地1400多亩的“零换乘”辛集客运枢纽中心,去年年底开始施工,2018年底竣工。同时,高铁的“吸管”效应必然会吸引商业、旅游、物流、住宅等相关产业迅猛发展,市区南部将崛起一座规划面积8.8平方公里的“高铁新城”,带动城市规模实现新一轮扩张,培育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邸义说:“城市不仅要有‘大块头’,更要有‘高品质’,要在丰富城市内涵上下功夫。”
近年来,辛集相继被评为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百强县市、全国中小城市创新创业百强县市、全国中小城市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
如今,走进辛集城区,一股温馨的城市味道会扑面而来。占地23公顷的润泽湖公园美观大方,文化氛围浓厚,年轻人在公园跑步健身,老人在悠闲散步;两侧高楼林立的市区街道整洁卫生,车流人流有序流动,文明礼让处处可见。不仅如此,该市创建全国文明城两年来,2015年涌现了见义勇为典型人物杨彦考,去年又涌现了见义勇为群组贾英杰、杨勤岩、邢运普。
当前,该市正在争创国家园林城,又有10处公园、游园正加紧建设,建成后可增加公园绿地面积90公顷。该市建成区绿地面积、绿地率等指标,已达到国家级园林城市标准要求。
邸义提出:“扩容提质的核心就是加快发展。要想以产业的振兴繁荣拉动综合实力整体提升,我们要依托现有的优势企业,按照传统产业绿色化、新兴产业高端化的思路,实施‘创新驱动、科技兴企’战略,着力打造‘几个全国第一’,切实增强我市产业在业内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皮革业是该市传承3000年的支柱产业,1300多家皮革企业,容纳了10万人就业。2010年,占地380亩的辛集国际皮革城建成开业,不仅以其总面积36万平方米和鸟巢与水立方混合体的外形成为辛集市新地标,还以其五星级皮革专业市场,吸引了1200多家国内外知名品牌入驻,旺季日客流量达万人次。这使辛集市,硬是凭借一个“皮”字,引来八方购物者、观光者和投资者。
近年来,辛集不仅皮革业得到长足发展,一批优势型、潜力型企业,在全国或行业内具备夺金实力。为此,该市瞄准“高端”创新突破,描绘了新兴战略产业发展蓝图,重点打造全国最大的高铁电气化配件生产基地、精密互感器生产基地、空气轴承生产研发基地等产业平台,在市场上增强影响力、赢得话语权。
该市依托腾跃公司、申科电子公司、金士顿轴承公司、辛化集团、双吉公司、阿木森公司、依托雪龙公司,打造全国最大的高铁电气化配件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精密互感器生产基地、中国首家空气轴承生产研发基地、国内领先的乙二醇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生物杀菌剂生产基地、全国产量最大的茶包纸生产基地、中国第一家装配式住宅机械化生产基地。
同时,该市围绕打造区域商贸中心,大力弘扬“为天下先、闯天下路、挣天下钱”的辛商精神,让辛集皮革走向世界,着力抓好总投资168亿元的国际皮革城“一城十中心”项目。北京大红门疏解办考察组,对辛集国际皮革城皮革专业市场给予了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