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项目加速新兴区域中心城市崛起
——定州市项目建设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速写
初秋时节的古城定州,处处涌动着建设的热潮。
连日来,在定州市规模化生物天然气生产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抢抓秋日晴好天气正在加紧施工。目前,秸秆贮存总量达6万吨的10个青贮窖全部完工,总容量2.88万立方米的6个发酵罐基础工程完工,工厂办公大楼主体完工,项目进展顺利。
该项目是由北京四方力欧集团投资建设,四方力欧集团董事长胡朝阳介绍,项目采用德国和英国的一流技术,以解决农业面源污染为目标,利用畜禽养殖垃圾和农作物废弃秸秆为原料,生产沼气及生物天然气,项目的实施在河北乃至全国都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全部工程达产后,每年可减少燃煤3.8万吨,减少碳排放48万吨;冬季采暖期可满足约1万户农村生活炊事和采暖用气;在非采暖期可满足20万户农村居民炊事生活用气。
来自市统计局数字显示,今年1-8月,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在全省13市中排位靠前,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2424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972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1.3%、1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2.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4亿元,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8%、15.5%和17.2%,增速在全省13市中分别排第2位、第1位和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总量为188.72万吨标煤,同比下降4.18%,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10.28%。
省直管以来,定州市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历史机遇,积极适应和主动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市、项目立市、文化兴市”发展之路,紧紧扭住项目建设这个关键,深入推进“重大项目提升年”活动,项目建设热潮持续升温,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重点项目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手段,也是撬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力杠杆。定州市把重点项目作为引爆点,今年以来,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竣工和投产频现:2月29日,30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43.7亿元,涵盖新型能源、新型材料、汽车研发、现代农业、文化产业、商业综合体、食品餐饮等领域。6月22日,总投资23亿元的8个重点项目又在北方(定州)再生资源产业基地集中开工。8月26日,定州市在双天工业园区举行集中开工,10个新上项目,总投资13.7亿元,涉及机械加工、汽车零部件、生物科技等行业。据市发改局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市共谋划实施投资亿元以上省市重点项目71项,总投资115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4.2亿元,1-6月份完成投资38.9亿元,占年计划投资的71.8%。
一批批项目落地建设见效,是该市把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作为调结构、促转型的有力举措。按照传统产业绿色化、新兴产业高端化的思路,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培育优势支柱产业,推进国华定电、河北长安、河北旭阳、定州伊利四大企业污染治理和裂变升级,体品、铸造、钢网、塑料四大传统产业向高端迈进。在定海体育器材有限公司宽敞的车间里,工人们正井然有序地忙碌着。“自从入驻体品工业小区,公司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家庭小作坊变成了大企业,厂房敞亮了,产量提高了,大订单敢接了,销量是去年的一倍,效益有了大幅提高。”公司负责人殷树民高兴地说。
“围墙内的事企业办、围墙外的事政府管”,切切实实做到“一切围绕环境想,一切围绕环境转,一切围绕环境干”。为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定州市委、市政府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想方设法、竭尽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严格落实市级领导和部门分包责任制,对前期项目、在建项目、签约项目和谋划项目,明确季度任务目标,确定时间节点,实行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坚持分类施策,着眼重点协调,重点调度,上下联动,盯紧盯死,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一步激活市场主体作用,实行要素倾斜,建立定期项目发布会制度,组织银企对接,协调推动金融机构更多地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建立重点项目财政支持专项资金,切实推进重点项目进展。按照重点项目分季度节点计划,倒排工期,市重点办会同市督查局,对重点项目任务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督查,保证项目按照时间节点高质量完工。
未来,一个适宜居住、创业的新兴区域中心城市将快速崛起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