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 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方工作

秦皇岛市积极调整工业结构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16-03-30 来源:秦皇岛市工信局

一是坚持企业主体培育,力促工业经济总量提升。培育大企业。落实省“百千万”助力工程,对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以上的重点企业,实行市级牵头抓总、县(区)级分包负责,集中各类要素资源,支持企业发展,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企业达到6家。培育规上企业。建立新增点跟踪制度,重点跟踪2015年重点工业竣工项目及前两年竣工未能投产达效新上项目,做好跟踪服务,争取尽快形成拉动能力。加强对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培育和指导,力争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家以上。加强监测服务。建立百家重点工业企业监测体系,分行业做好预测预警分析。建立骨干优势工业企业生产要素需求台账,科学高效配置生产要素。完善重点工业企业直通车服务体系,实行市领导分包制度,强化部门联动机制,继续开展企业帮扶行动。定期举办市内主要工业产品产需衔接活动,努力帮助企业开拓市场。

二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助力工业结构优化。抓对接京津项目。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动寻求战略合作。对有一定合作意向和初步接触的企业,积极主动、加密频次拜访。做好县域产业对接综合协调,保持与北京市经信委、怀柔区经信委、大兴区经信委等部门的密切联系,争取更多对接成果。抓技术改造项目。实施百项技改工程,围绕工业转型升级,站位科技前沿,谋划一批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重大技改项目。强化项目跟踪服务和督导调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力促前期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尽快形成新经济增长点。加快推进燃煤工业锅炉改造,力争完成省下达工作任务。 

三是坚持民营经济发展,增添工业转型升级活力。优化发展环境。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系列支持政策,特别是落实好省民营企业5年发展规划和《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建立和完善跟踪督促机制,开展减轻企业负担专项治理,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完善服务体系。推进以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培训基地、技术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为主体的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建立跟踪测评与激励机制,扩大服务规模,提升服务质量。依托市中小企业综合窗口服务平台,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信息数据管理系统和信息发布平台,实现一站式集成服务。规范担保机构运作,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筛选优质企业和项目向银行和担保机构推荐,搭建政银企保对接合作平台,着力破解融资难题。加强品牌培育。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重点产业为重点,推动质量标杆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管理创新示范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和工业品牌培育等品牌创建工作,力争年内新增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依托燕山大学办好全省工业设计大赛,研究制定具体推进措施,引导工业企业建立设计中心。

四是以信息产业为先导,打造工业经济新支柱。强化政策导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下发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贯彻“中国制造2025”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引导信息产业、智能制造业加快发展。推进信息产业项目建设。以互联网化、移动化、智慧化为方向,统筹谋划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建设。谋划包装一批“互联网+制造业”项目,对互联网+制造企业按行业进行重点培育。加快中兴网信智慧城市北方基地、银亿服务外包基地等项目建设。深化产业全面融合。互联网+制造业,推动重点领域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互联网+服务业,培育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第三方行业平台。互联网+农业,打造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农业发展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逐步建立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研发和应用为主要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一二三产全面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