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坚持把转型升级的引爆点聚焦到项目上,把结构调整的攻坚战落实到项目上,着力打造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升级版”。2015年全市规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257.5亿元,同比增长6.9%,总量列全省第三、增速居全省第一;新增入统企业数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完成工业投资2196.4亿元,同比增长16.2%,其中技改投资1367.8亿元,同比增长15.7%,投资额和增速均居全省第三。
抓项目质量,提高产业整体实力。沧州将重点行业、龙头企业作为推动项目质量的突破口和发力点。围绕全市倾力打造汽车、石油化工、管道装备、生物医药、核能产业的目标,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助力战略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他们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在引进大项目、好项目上不断实现突破。目前,总投资100亿元、年产50万辆微车的北汽集团黄骅基地项目正式投产,总投资120亿元、年产30万辆整车的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开工建设,与中核集团、中石化、华润集团、中国航天等一批央企合作项目也在积极推进。同时,他们还谋划了一批重大战略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其中包括航天长征煤制气、玖瑞化工年产80万吨PX及年产120万吨PTA、康乃尔年产80万吨MDI、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暨综合研发试验基地等一批战略支撑项目。
抓项目平台,促进产业聚集。该市发挥政策、地域、资源、交通优势,不断提高开发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平台承载能力,在发展规划、产业布局、项目谋划方面对接京津,谋划建设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相互依存度大的项目。渤海新区生物医药园区已签约项目40个,开工企业10家。沧州充分发挥区域、产业特色,因地制宜搭建平台,打造集群特色。重点推动中韩汽车配件产业园、中欧产业园、海洋经济产业园等特色平台发展。汽车配件产业园中北汽岱摩斯、现代摩比斯等一大批汽车零部件项目开工建设。在平台建设过程中,他们注重突出科技含量,全力打造集技术研发、设备生产、配套服务、创业孵化为一体的高科技产业园。运河区激光产业园的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京津冀区域中心,在高功率激光器件、激光加工技术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华工森茂特、沧州领创等一批项目初具规模,三年内将建成年销售收入100亿元的激光产业基地,打造“北方光谷”。
抓项目创新,激发企业竞争活力。沧州出台了《关于促进结构调整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推进激光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关于加快北京科创园渤海新区产业基地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扶持机器人暨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重点发展汽车、激光、通用航空、数控机床、机器人、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先进制造业。该市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项目合作、共同研发、合建实体,全市有近100家企业与中科院、清华、哈工大等建立合作关系,有效推动了技术吸收和成果转化。近三年,该市工业企业开发的180项新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上,沧州四星玻璃的药用中性硼硅玻璃管结束了我国高档医用玻璃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