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作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前沿,固安县把创新驱动作为跨越发展的动力源,牢牢抓住新机遇,努力适应新常态,深入实施“协同发展、创新驱动、改革开放、生态优先”四大战略,着力夯实“强优势、激活力、补短板、守底线、防风险”五大支撑,加快把固安建设成为京津冀协同创新先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国际新型空港都市区、全球技术商业化中心、京南宜居宜业微中心,奋力开创跨越发展新局面。
1至3月份,固安实施建设亿元以上项目65项,总投资403.7亿元,完成投资8.4亿元,完成财政收入28.2484亿元,同比增长62.1%,占全年任务的42.3%,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实现了首季“开门红”。
搭建协同发展平台 打造现代产业集群
“固安过去的成绩得益于协同发展,未来更要抓住用好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固安县委书记杨培苏介绍,“十三五”时期,固安将积极推动与京津的对接、合作实现更大的突破,将区位优势、机遇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发展优势。
近年来,固安县充分发挥毗邻北京的优势,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个最大“王牌”,积极推动与京津对接、合作实现更大的突破,把北京的科技、人才、产业优势转化为固安的发展优势,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为突出“同城共融”理念,推动固安全方位对接融入北京,发挥好固安协同发展“桥头堡”作用,全方位对接和整合北京科技创新资源,使该县“无中生有”培育出航天航空、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五大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版图更加清晰。
未来五年,固安将立足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先行区,积极对接廊涿城际铁路、地铁四号线南延等轨道交通,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无缝对接,主动融入“京津冀一小时轨道交通圈”;深入落实京南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区建设要求,加强产业对接的深度与广度,加速与京津形成创新链协作、产业链配套;积极融入河北省创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争创国家级高新区步伐,推动科技创新持续深化,探索协同创新模式,以产业的协同创新为目的,深化与北京高校、院所、央企联系对接,打造产业创新联盟,构建“研发+孵化+中试+产业化”全价值链。同时,加快推进与北京名医、名校、名店共建共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支持金融、人才引进、企业壮大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营造协同创新良好环境。
围绕加快高端产业集聚发展,该县坚持以对接北京为主导,招引优质项目,提升产业创新水平,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围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电子商务、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加快构建以京东电商物流港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以清华中试孵化港为代表的产学研产业集群、以肽谷生物医药孵化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楼宇经济样板区为代表的生产型服务业产业集群、以农博园为代表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等,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增强产业集聚效应。
“十三五”开局之年,该县持续抓好高端项目引进、建设,扎实开展招商引资集中行动、重点项目推进集中行动,聚焦产业链条关键环节,着力招强商、选优商,加快引上京车、机器人等单体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实体项目,计划签约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70个。同时,切实抓好重点项目落地,力推京东方二期、京东商城结算中心、无人机产业基地、问天量子等项目开工建设,力争新开工项目35个,争列省重点计划新开工项目3个以上,进一步筑牢项目支撑。
为使众多大项目、好项目尽快落地,该县在原有全程无忧式服务的基础上,全面构建创新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全程代办式、“点对点”精准式、“一对一”贴身式等量身定制服务;深入开展企业帮扶集中行动,积极推进咨访研讨对接、产学研技术对接等系列专题帮扶活动,实施精准服务、精准帮扶;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持续加大技改投入,大力推广“园区贷”、“助保贷”等金融服务模式,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不断加强土地资源管理,采取股权干预、整体收购等举措,大力清理闲置用地,盘活存量资源,加强用地保障;积极推动企业上市,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力保新增规上企业11家、限上企业4家、上市企业5家。
加快改革创新步伐 激活跨越发展新动能
“在新常态下,固安县把创新摆在事关固安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全方位创新,加快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固安县县长王辉云说。
产业创新是创新发展的有效保障。固安县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瞄准制约、扭住关键、精准发力,助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质增速。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产业发展的需求出发,整合全球创新资源,搭建创新服务平台,引“资”引“智”,实现创新技术同产业、同现实生产力的对接。加快建设新材料孵化园、清华中试孵化港、清华XIN中心、中科院孵化港等孵化载体,打造产业创新联盟,构建“研发+孵化+产业化”全链条产业生态系统,促进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7大新兴产业迅速聚集,实现由布局结构向规模产出迈进,加快打造“全球技术商业化中心”。同时,该县积极培育创新主体,以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的中小企业为重点,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创新+市场融资”的模式,鼓励、引导企业优化重组、增资扩股,加快培育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生力军”。力争到2020年,三次产业比优化为10:35:55,新兴产业占二产比重超过80%,全县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6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家。
3月31日,固安县政府与太库以色列中国创新中心和Reinhold Cohn and Partners律所签署了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与世界科技创新资源的无缝对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占先机。固安对接世界科技创新资源、建立全球技术商业化中心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未来五年,固安将积极推动对外开放全面拓展,持续拓展与美国、德国、韩国、以色列等国家地区、企业的合作,加强与国内外专业协会、商会的对接交流,加速引进全球高端要素、优质资源;鼓励县内企业在域外、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服务中心,大力支持传统产业拓展国际业务,以高水平的双向开放,带动县域经济、产业发展整体升级;立足加快打造创客新城,持续提升清华大学中试孵化基地、航天产业基地、肽谷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创新平台建设水平,推动卫星导航产业港申报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启动中科院孵化港、无人装备产业园等孵化器建设,引进国家级生物医药联合研究中心、太库全球总部基地,大力推动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研发团队、科技成果落户发展。制定《科技金融专项基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完善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加速构建众创空间。确保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65家、科技小巨人企业3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家。
同时,该县还将创新人才发展机制,建立高端服务体系,大力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端领军人才、紧缺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完善政策和资金保障机制,抓住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关键领域,推进落实一批重大先行先试政策探索项目多元化主体投资运营模式,鼓励PPP模式投资新城、产业园区、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运营,突破发展瓶颈制,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发展模式。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
作为首都“零距离”县之一,固安县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用足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全面深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大力推进京津优质教育、医疗、商业、金融机构在固安开展异地共建,引进优质资源,增添发展活力;探索推进公共交通、医疗服务、社会保障等领域互认、互通,多角度推动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积极推动对接合作向金融、社保等领域拓展、延伸,加快推进同城一体化发展。
今年,该县积极开展县城基础设施建设集中行动,采取政企合作方式,扎实推进百项重点工程,加快完善综合交通、公共服务、城市景观、城市经济“四大体系”。统筹实施新源东街大修等路网工程,同步开展供水、燃气等地下管网改造,谋划推动公交线路向小街巷延伸,启动城区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构建畅通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持续推进三甲幸福医院、城区学校、老年大学、市民服务中心、妇女儿童中心等工程建设,启动综合体育中心、足球训练基地等精品工程,构建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人民公园、滨河公园水系整治、街头游园等景观工程建设,推动城市绿廊绿道延伸,提高夜景亮化水平,构建整洁靓丽的城市景观体系;高标准打造大湖花园天地商业综合体,启动总部楼宇经济区建设,统筹发展生产性、生活性新兴服务业态,构建更具活力的城市经济体系。同时,启动智慧城市展馆、核心区无线Wi-Fi全覆盖、综合APP“三大工程”,加快构建智慧城市基础平台,提高城市管理运营智能化、规范化水平。
作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片区,固安县在今年将投资10亿元,瞄准“环境美、生态美、精神美、产业美”的总体目标,全力抓好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向农村的倾斜,实施马蒲路、马坊支路等5条县乡道路建设,完成120公里连村公路、8座农桥改造工程;投资4.2亿元,实施农村电网新建、改造工程;扎实推进基层水利站、畜牧水产站改造升级,切实抓好农村文体设施、便民服务中心、卫生室运营管理,不断提升基层公共服务配套水平。同时,按照全省“四美五改”的部署要求,深入开展“12个专项行动”,积极推进66个村街的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改厕、民居改造等重点工程,持续抓好农村环境卫生设施和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建设,巩固提升美丽乡村县域全覆盖成效。此外,该县通过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扎实开展乡村旅游精品线建设集中行动,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依托北部知子营片区和南部林城、屈家营、南王起营等精品村街,加快打造美丽乡村旅游路线。
京南第一县——固安,将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坚持创新驱动为核心,开掘动力,释放潜力,激发活力,奏响建设经济强县、美丽固安的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