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县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以项目建设为着力点,以“转型升级、绿色崛起”为路径,以绿色增长为主线,以园区建设为平台,抓项目提效益、抓企业促转型、抓环境促优化,促进了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平泉县以抓好“产业转型、技改升级”为目标,建立健全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围绕矿山冶金、食品加工、精细化工、装备制造、新兴建材等重点行业,加大项目谋划、申报和实施力度,创新管理机制,重点选择一批实力强、科技含量高、产品前景广阔的企业,采用高新技术改变传统装备工艺差、产品档次低的现状,促进产品结构质量“提档升级”。并加强企业创新主体政策扶持、技能培训、小额贷款和跟踪服务,引导企业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实现二次、三次创业转型,推动企业上规模、产业上水平、产品上档次。共实施工业生产性项目128个,总投资257.4亿元,完成投资59.9亿元,引进县外资金54.6亿元,谋划工业项目339个。
针对当前铁选企业经营现状,采取深入调研、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帮助企业谋划项目、分析形势、寻求发展路径,抓好矿山管理服务和尾矿综合利用,引导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深化管理、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加快新产品研发等措施,推进企业快速发展。同时,结合京、津、冀协调发展的有利契机,将开放项目建设作为调结构、转方式、聚财源、增后劲的创业载体,加强与中国农科院、北京林业大学等高等院校联姻合作,引进、包装、建设一批高、精、尖产业项目。积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搭建科技招商、融资平台,从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入手,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到目前,7个尾矿综合利用项目投产,在建项目2个,实施前期项目3个。
抓服务优化环境。平泉县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成立了“全国一流”政务服务中心平台和“帮你办”办公室,实行“一站式”审批服务,实现办事速度“零时差”和办事环节“零空缺”,建立和完善了民营经济创业辅导、担保融资等服务体系,为民营经济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在技术培训方面,围绕特色产业、行业分级抓好重点企业专题培训和中小企业对标普及培训,为企业搭建交流共享平台。同时,加强信息化管理和民营企业帮扶力度,积极为企业谋划项目,引导企业扩大规模,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延长产业链条。截至目前,共完成民营企业教育培训15000人次,引进省外技术人才54人,申报省新技术开发项目8个,认定中小微企业2家,开展现场办公40余次,解决项目建设难题80余项。